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民俗文化

福建省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红龙缠柱是庙前镇群众春节民间娱乐活动的一种舞蹈形式。起源于当地江氏六世祖江万权初创,一代一代传承。一般配以1—5个龙珠套路,用武术“六九拳”或少林拳术“四平步”为龙头的舞步,用武术棍棒的“四勾拨”为龙珠的舞步,伴以六件锣鼓组成“苏州锣鼓”的神韵节奏击乐,融武术、舞蹈、图画、音乐于一体,既健身又营造春节吉祥喜庆的氛围。……[详细]
  座落在同安城东北8公里的三秀山南麓的竹坝华侨经济开发区(竹坝农场),山青水绿,风光秀丽,那里生活着一群勤劳善良的归国华侨。这些自印尼、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8个国家归来的华侨能歌善舞,那带着蕉风椰雨、南洋风情的民族舞蹈具有异国情调,服装绚丽,舞姿优美,或奔放,或柔婉,亦歌亦舞,歌舞并茂,展现了东南亚国家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成为同安区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近……[详细]
  蜚声海内外的同安现代民间绘画(农民画)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同安现代民间绘画拥有众多作者,他们以田园风光、乡风民俗、农家生活为主要题材,以农民的切身感受,以丰富的想象和娴熟的技巧,创作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画作。上世纪50年代至今,同安现代民间绘画除频频在全国获奖外,还先后被文化部选送到瑞典、英国、丹麦、挪威、阿根廷、乌拉圭、突尼斯、菲律宾等国家参展。这些具有民族化、生活化、自然化、装饰化效果的画作……[详细]
  荷叶说唱是厦门地区特有的说唱艺术形式,最早源于清乾隆年间在四川形成的“苏镲说唱”。50年代,厦门引进加工,在厦门的芗曲说唱的基础上,吸引“苏镲说唱”优点,形成现有的荷叶说唱。“荷叶”由苏镲、竖板、竹箸和彩带组成。荷叶说唱形式活泼,气氛热烈,说、唱、演、奏(击)节拍明快,节奏感强,善于表现情节紧张、斗争激烈的生活内容的曲目。荷叶说唱表演形式多样,有一人多角,化出化入,也有全体乐队参与主演者边演唱边伴……[详细]
  每逢民俗日或节庆日,同安城乡鼓锣喧天,一台台布袋戏争相亮相,观者如云。布袋戏又叫“掌上木偶戏”,源于明嘉靖年间,泉州(同安古属泉州府)一秀才由“隔帘表古法”手托偶人伸出帘外,边说边唱边演而成。传入同安后称“布袋戏”。布袋戏演员依靠五个手指头,操纵木偶表演,表演者既要说白又要演唱,一人演唱多角,剧中不同人物又有不同艺术处理。布袋戏很注重台词艺术,重视声情变化,使人物语言表达性格化。布袋戏早期为排楼式……[详细]
  如果您到同安,就有机会观赏到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拍胸舞”。拍胸舞是男子的徒手舞蹈,不用道具,不限场地,即兴起舞,独舞群舞均可。舞者上身- ,下身着短裤,腰系草绳,头箍草圈,口中唱着民间歌调,随节奏双手拍击胸、背、肘、腿,粗犷奔放,精、气、神俱佳,可以说是传统舞蹈中的“劲舞”,极具艺术观赏价值,令人大开眼界。拍胸舞据传发轫于唐宋,历史悠久,流传甚广。同安人喜爱拍胸舞,喜欢它的粗犷、豪爽、朴实、本真。……[详细]
  六合门又名少林六合门,是一种中国武术流派,属韦陀门。关于六合门的记载较早出现在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其特点突出,理论完整,有拳术、长兵、短兵、双器械、拳术对练、器械对练,以及技击技术,根基功夫练法等传统内容。这是一门具有丰富的技击技艺和很高的锻炼价值的武术。六合门中有许多“高招”“绝手”,尤其是其独创的“鬼头探脑”的身法和“步伐丁丁,步走七星”的步法等为其他门派所未有。2011年“六合门”武……[详细]
  木雕(泉州木雕),福建省泉州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泉州木雕的兴起和发展是在唐天宝二年(公元686年),武则天登基后,把年号改为开元,要求全国每州各修一寺,当时的泉州,经济繁荣、香火旺盛,在开元寺周边,同时修建大小寺庙100多座,号称“大开元万寿禅寺”,为木雕艺术的兴起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泉州的木雕艺人开始介入泉州开元寺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就连当时的东西两座塔,也完……[详细]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建筑是人文内涵丰富、造型功能独特的传统生土建筑,它遍布永定全县各个乡村,主要分布在汀江、永定河流域。永定土楼以方形为主,圆形土楼较为少见,后者主要集中在金丰溪流域,此外方圆兼具的“大夫第”即“五凤楼”,主要分布在永定河流域。据统计,永定境内目前尚保存两万多座土楼。土楼建筑中蕴涵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安全防卫和生产生活需要、聚居和崇文重教意识于一体。土楼营造工艺精巧,规划构筑考究,充分……[详细]
  福建南靖县拥有各类土楼一万五千多座,其中大造型方圆土楼一千三百多座,堪称“土楼王国”,汇集了最高、最大、最小、最奇、最古老、最壮观的土楼,其中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等是土楼建筑的典范。成千上万的土楼像“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点缀在南靖美丽的大地上,形成一道美妙绝伦的风景线,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华安土楼的择址、建造,是在家族兴盛与安全原则下……[详细]
  宋元时期,中国的远洋木帆船备受各国商人、使节的青睐,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帆船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这种安全性即来源于帆船中的水密隔舱。所谓水密隔舱,就是船舱中以横隔板分隔开的彼此独立且不透水的各个舱位。水密隔舱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船体的强度,而且即使某一舱位触礁进水也不危及其他舱位,保证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与此同时,水密隔舱作为船壳板弯曲的支撑点,也提高了帆船的坚实度。我国的水密隔舱造船技艺早在13世纪末就由……[详细]
  漳平水仙茶,是漳平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漳平九鹏溪地区是漳平水仙茶主产区,其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了漳平水仙茶独特的品质。水仙茶饼更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极具浓郁的传统风味,香气清高幽长,具有如兰气质的天然花香,滋味醇爽细润,鲜灵活泼,经久藏,耐冲泡,茶色橙黄或金黄,细品有水仙花香,喉润好,有回甘,更有久饮多饮而不伤胃的特点,畅销于……[详细]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中原文化和闽南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与泉州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文化习俗等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传播于闽南的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及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地区。闽南民居最为独特的建筑俗称“皇宫起”,惠安民居营造技艺即通过“皇宫起”宫殿式大厝的建造表现得最为典型。“皇宫起”源起于唐五代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时闽王王审知(862—925)的嫔妃黄厥系惠安人,因得闽王宠爱……[详细]
  传统香制作技艺(福建香制作技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闽南天然香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她是闽南人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闽南存在的各种香品的制作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独特的传统技艺表现,从而体现了闽南人优雅的生活品质和精神气质、优秀的民俗传统和价值观念。闽南天然香制作技艺的过程:应时采收自然界天然道地香草香料,因人因时而异设计香方,配伍炮制香材,捣碎研磨诸香,和合成品,收入瓮缸……[详细]
  保生大帝信俗包含祭祀、进香、祈求药签、巡游等内容,其起源可追溯至北宋中期。明代后期及有清一代,保生大帝信仰随开垦者渡海流入台湾。现时中国大陆及台湾的保生大帝祭祀均延袭古制,与地方民俗相结合,形成一套带有闽台地域特色的祭典仪式,在海内外极具影响力。保生大帝姓吴名本,北宋同安县白礁乡人。他精通医术,以高超的治疗手段救济生民,被民间私谥为“医灵真人”,身后又得到历代褒封。明代永乐十七年(1419),朝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