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民俗文化

福建省民俗文化介绍第14页

  福州老天华乐器制作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799年)由王仕全始创,祖铺设在福州市台江茶亭街,原名天华斋琴铺。创始人王仕全从小喜爱音乐,其子王师良继承产业后更名“老天华琴行”,于1955年并入福州台江乐器社,成立“老天华名牌乐器小组”。改革开放后由第五代传承人王道辉再创“老天华乐器制作坊”。老天华琴行主要制作南胡(二胡)、月琴、板胡、椰胡、京胡、七弦、琴、琵琶、瑟、箫、笛、笙等民族乐器,并以其选材优良……[详细]
  古田红曲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古田民间就已盛行红曲制作技艺。清乾隆版《古田县志》中记载:古田地瘠民贫,岁岁收米制曲,易银完粮原米有税。明万历年间《古田县志》中也有“田家多制曲,畲客少租山”的记载。古田红曲制作技艺先是流传于民间,由农家自制,后来逐步发展成小作坊生产的形式。1915年,古田商帮在福州建立“古田会馆”,组成“红曲帮”,将古田红曲销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详细]
  黄家蒸笼手工技艺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由石洋村人黄一府发明始创。柳杉片蒸笼的产地宁德蕉城区虎贝乡的黄家村古称石洋,又称熟洋,海拔800多米,是近海山区,这里山岭连绵、潮湿多雾、气候温润,尤其适合于柳杉生长。丰富的柳杉资源,为黄家蒸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材料条件。黄家蒸笼的创制主要依赖于柳杉这一原材料的发现,它的价值有如高岭土之于瓷器,完全体现了《考工记》所强调的“材美……[详细]
  “坦洋工夫”属全发酵茶,因发祥于福安市白云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故而得名。坦洋村以白云山脉为其天然屏障,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村有个胡姓的人家,采用手工搡揉、发酵、烘培精研红茶获得成功,其产区逐渐遍及闽东诸县,坦洋工夫红茶声名鹊起。最鼎盛时期,村中一条不足一公里的街道,就有茶行36家并设洋行,年雇3000余人,年产茶5万多件,产值100多万银圆。自光绪六年至民国……[详细]
  我国宋代以来就有专业说书,而且非常流行,说书成为集市或市场里的一道独特风景。宋元时代,古城泉州以世界贸易大港闻名中外,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南外宗正司”迁至泉州,中原“河洛语”,也就是闽南话,成为泉州语言艺术的主流,一直保存至今。专业讲古的讲古人在民间被尊称为“讲古仙”或“讲古先生”,过去的讲古以章回小说为主,现在更多的是讲地方历史故事。泉州地方讲古书籍主要有:《泉州讲古选辑》、《涂门关岳……[详细]
  复茂绿豆饼是传统的汉饼,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该产品几经改良,才有了如今“绿豆味浓,外皮香酥”的特色。从清末民国初,复茂首创人郭诚猷就开始开发此产品。复茂百年大礼饼不仅是福建地区(闽东南地区)男女订婚的聘礼之一,同时也是出嫁女儿、外甥女每年中秋节孝敬母亲、舅母的特色礼品。礼饼重糖、重油,是能长期保存的高能量食品,是闽东南沿海地区的渔民出海打鱼常带的点心。礼饼壳薄如纸,馅饱味香。主要是用白膘肉制馅,……[详细]
  “唱花”是永安本土的一种将民间说唱与民俗表演相结合的独特曲种,自明朝末年形成曲种形式以来,“唱花”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目前仍在永安市大湖镇的新冲村传唱。“唱花”的基本内容大都是通过对农民口传身授,进行语言文字、农业技术、伦理道德和历史常识等的传播,其还是人们传承农业生产知识的活教材,它把季节与农事有形的结合起来,成为农民农事知识的基本读物。在传唱过程中,采用朗朗上口,简单易记的一问一答式。“……[详细]
  建瓯“唱曲子”是流行于建瓯方言区,用建瓯方言进行演唱的、唯一形态完备的曲艺品种,多用于佛诞庙会娱神及大户人家婚庆寿诞堂会宴请等,其从艺者皆为盲人,多为单人演唱,除演唱者手中执鼓外,不需其它乐器。建瓯“唱曲子”创立于何年代已不可考。但从语言形态与民间艺术形成的规律看,这一民间语言艺术的历史,应溯源或同步于建瓯方言的形成发展历史。建国初至“文革”前,建瓯“唱曲子”极为兴盛,尤其1953年至1958年,……[详细]
  盘柴槌又叫盘柴糙,汉语称为棍术,是畲族最为古老传统且最具特色的棍术武术。畲族武术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畲族发祥地潮州凤凰山,而盘柴槌则由畲族先人雷乌龙首创(人们尊称为“乌龙公”),后经各代武术宗师的传承、发扬,并与其它武术门派研习、交流,几经传承创新,形成这一充满畲族特色的传统武术。溪坪的盘柴槌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顺治年盘柴槌传人兰进生迁到溪坪,此后一直在溪坪村留传。这种武术在畲族溪坪村从来是传……[详细]
  中国古代野战的战斗队形称为“阵法”,泉州地区自古以来习武成风,在泉州南安丰州镇桃源村,世世代代传承演练着一种古老的阵法,其被称为“南安蛇脱壳阵”。所谓蛇脱壳阵,即队形演练采用两行纵队,两队逆向推进,按套路绕阵,队员依序不断交换对手,一个一个过招,犹如蛇脱壳一样,一节一节地行走。蛇脱壳阵参加演练的人数不限,器械可以是各种传统兵器和家具、农具,通称为“家私”,演练的拳法套路是当地传承的桃源拳。南安蛇脱……[详细]
  连城拳被誉为福建省八大拳种之一,流传于福建省的连城、上杭、长汀等地,又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内又可分“黄家拳”和“巫家拳”两种,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自宋代端拱年间,连城隔田村黄姓第三代后人九四郎至河南登封少室山(即现嵩山少林寺)随蔡、董、孙三僧习少林拳法数年,后于淳化三年返梓教习族人,得以世代相传。至清顺治庚子17年隔田拳师黄思焕穷毕生之精力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连城拳”。清代中叶经黄观杰……[详细]
  清以前,安溪官桥一带居民逢节日喜庆便制作一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的糕点。成珍桔红糕的传统制作技艺,系家族式传承,清初至民国,均在安溪官桥赤岭大路街发展。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因钦差陈万策奉旨到安溪赈灾而有机会让雍正帝品尝并赐名桔红糕。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林光武嗣孙林维扁对其加以精心改进,形成一套独特的手工制作技艺,其流程包括研磨、配制、切块三个部分。制作成珍桔红糕首先要挑选……[详细]
  泉州绣品古称刺桐绣。明清以来流行于闽台两地的宗教绣品,即采用刺桐绣的一种特长刺绣技艺金苍绣。金苍绣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在罗缎的底子上,用金丝线绣出各种美妙的纹样,特殊针法有荔枝跳、菠萝凸、三叠线、龙鳞迭甲等。由于绣线包金箔其状如葱,民间叫金葱绣,雅化为金苍绣。宋、元之际,刺桐缎举世闻名,刺桐绣逐渐普及,由个体生产逐步扩大为商品性生产,同时出现专营的绣铺。古代泉州城分设铺境进行管理,宋代泉州城……[详细]
  泉州锡雕技艺主要分布于泉州、台湾等地,其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有悠久的历史。从明代起,泉州市区中心就有一条集中开设大量打锡商铺的巷道,即“打锡巷”,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现名“打锡街”),它见证了泉州锡雕技艺的兴衰。锡雕艺术可分为花雕和素雕南北两大派系。素雕以北方为主,花雕以江南为代表,主要用于制作祭祀宫灯等用品。其中,泉州杨氏锡雕技艺是江南花雕的代表。在其锡雕艺术中,“天宫”、“东西塔”、“拱斗莲……[详细]
  永春漆篮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据乾隆《泉州府志》载:唐代龙纪元年(公元889年)永春等地已有竹制家具、竹编农具生产。据《永春县志》记载:“明正德年间(1506—1522),西向龙水的油漆匠,把传统产品竹篮和竹盘的胚件放在石灰水中煮后,晾干抹上桐油灰,表以夏布,涂上生漆,制成漆篮,使之坚固耐用,以后逐渐改进,在漆篮的提柄、篮盖、篮体上精心装饰图案,雕花绘画,经过30几道工序制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