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民俗文化

漳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漳州木版年画
  漳州木版年画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和闽南、岭南一带,并远销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宋代福建的刻书业开始兴盛,迅速带动了民间版画刻印技术的发展。明清两代,漳州木版年画开始流行,漳州月港的兴起给木版年画的外销带来了有利条件。20世纪初,漳州联子街、香港路、台湾路一带集中了大批年画店,直至50年代尚有八九家存在。繁多的民间民俗活动是漳州木版年画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漳州民间木版年画的主要题材有辟邪消灾、祈求吉祥、历史戏文故事及装饰图案等。漳州年画中以门画居多,门画又分粗、幼神及文、武神等种类。粗神指以大红或朱红纸为底印制的门画;幼神指直接以本色纸印制,而人物背景上自行调色套印淡红色的年画;文神指画面人物没有骑马或插旗的年画;武神年画与文神相反,画面上人物一般要骑马或插旗。漳州木版年画先在木质平板上镌……[详细]
漳州布袋木偶戏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漳州布袋木偶戏是由木偶表演、剧目、音乐、木偶制作、服装、道具、布景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漳州布袋木偶戏,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技巧高超、造型精美等独特风格。布袋木偶戏的操纵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撑着左右两臂。技艺高超的艺人双手可以同时表演两个性格、感情各异的偶人。布袋木偶戏尤为擅长武打场面和善于刻画人物性格。漳州布袋木偶戏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古老珍稀的优秀艺术,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地区。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详细]
民间信俗(三平祖师信俗)
  民间信俗(三平祖师信俗),福建省平和县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三平祖师信俗活动内容丰富,包括“侍者公”轮祭、“虎侍者”、布施、三平祖师朝圣、借钱、诗签、摇签卜杯等,信俗源于三平祖师(公元781~872年),出生于福唐(今福清市),圆寂后逐渐演化为佛教俗神。千年古刹三平寺,位于平和县文峰镇境内,为晚唐高僧义中禅师于唐会昌五年(845年)所创建。寺庙依山而筑,前低后高,结构匀称,三殿半的建筑格局为全国所罕见。寺内供奉义中禅师(公元781~872年),敕号广济大师,俗称“三平祖师公”。三平祖师祖籍陕西高陵,出生于福唐(今福清市),圆寂后逐渐演化为佛教俗神。三平寺香火绵延,四时都会举行漳台三平祖师信仰朝拜活动。特别是在每年正月初六日(三平祖师出生之日)、六月初六日(三平祖师出家纪念日……[详细]
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
  片仔癀是一味名贵而功效显著的中药,与八宝印泥、水仙花并称为“漳州三宝”。片仔癀源自500多年前明朝宫廷御用秘方。相传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一位明世宗的御医因不满朝廷1的严嵩父子残害忠良,逃离京城,辗转到福建漳州,隐姓埋名,在漳州东郊璞山岩寺出家为僧。当时寺僧多有练武习拳,舞刀弄枪,难免身伤骨损等。这位御医出身的寺僧,将带来的宫廷秘方,采用上等麝香、天然牛黄、田七、蛇胆等名贵中药,炼制成药锭,专治热毒肿痛,跌打损伤,疗效显著,口服外敷均可,且无副作用,附近百姓有伤病,寺僧也广为施治,逐渐在社会上享有声誉,并因“一片即可退癀”(“仔”为闽南方言中语气词,“癀”为热毒肿痛)得名“片仔癀”。片仔癀的神奇功效,首先源于其出神入化地合理运用了传统中医理论,按君臣佐使将麝香、牛黄、蛇胆、田七等……[详细]
漳州八宝印泥制作技艺
  漳州八宝印泥是古代贡品,是中外书画家酷爱的珍品,是闻名中外的“漳州三宝”之一,素有“文房五宝”之称,十八世纪清乾隆时曾供皇家采购使用。2008年,漳州八宝印泥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漳州八宝印泥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康熙时,漳州府“丽华斋”业主魏长安精选麝香、珍珠、猴枣、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种名贵原料,经过研磨成粉,再加陈油、洋红、艾绒,采取精心配料、科学加工等特殊工艺制作成“八宝印泥”。漳州八宝印泥色泽鲜和、气味芬芳、浸水不化、火烧留痕、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不渗油,冬不凝冻等八大优点。其色泽朱红,鲜艳夺目;细腻浓厚,气味芬芳;冬寒不凝,夏暑不泄;燥热不干,阴雨不霉;印迹清晰,永不褪色。即使用火焚烧,纸灰上字形依然可辨。享有“印纸则桃花欲笑,铃朱而墨韵增辉”的……[详细]
浦南古傩
  我国的古傩文化源远流长,浦南古傩自唐末出现以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浦南古傩主要是用来驱魔逐疫的。其特色为:面具巨大,不是直接戴在表演者头上,而是顶在头顶,显得体型庞大迥异于人。其他地方傩大多青面獠牙、形态凶猛,而浦南古傩形象为七品官和小丑,驱疫的主角由1担任,这在全国其他地方尚未发现。……[详细]
歌仔戏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20世纪初,歌仔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及厦门,并迅速流布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地方。歌仔戏初以一男一女的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三行并兼备科、曲、白的成熟戏剧。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丑行有三花、老婆等脚色。众脚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歌仔戏的内容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剧目有《陈三五娘》、《刘秀复国》、《八仙过海》、《济公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多强调忠孝节义,一般没有固定剧本,至今仍沿袭以“戏先生”讲戏并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歌仔戏曲多白少,格律自由,在一百多种传统曲调中,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详细]
8、锦歌
锦歌
  锦歌是一种重要的曲艺唱曲形式,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龙溪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台湾省,原名“杂锦歌”,“锦歌”是通行的简称。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代中期,与泉州南音并称为闽南民间艺术的姐妹之花。20世纪40年代以后,锦歌开始走下坡路。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双铃等自行伴奏。其唱腔音乐丰富繁杂,包括“五空仔”和“四空仔”等常用的主要曲调、“杂碎仔”和“念杂仔”等念诵性的曲调及“杂歌”与“花调仔”等吸收自姊妹艺术的曲调等多种类型。传统节目以《陈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妙常怨》、《董永》、《吕蒙正》等最为著名。锦歌音乐唱腔海纳百川的丰富性反映出其艺术上兼容并蓄的开放品格,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流行地人民不拘一格、开拓……[详细]
东山歌册
  东山歌是在广东潮州歌传入福建东山后经过地方化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曲艺说书形式,民间俗称“唱歌册”。传唱过程中先后融入了南音等其他地方曲种和音乐的艺术因素与曲调,具有东山地方特色。东山歌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照本宣科式地吟唱长篇韵文体的叙事“歌册”。节目内容故事性强,文字浅显,唱词押韵顺口,唱腔韵律平稳。传统的歌册节目有《万花楼》、《崔鸣凤》、《陈世美》、《凤娇与李旦》、《隋唐演义》、《薛刚反唐》等,20世纪中期以来新创作的节目有《渔家女》和《织网歌》等。东山歌在旧时的妇女阶层中普遍流传,几乎被认为是妇女生活的教科书。东山妇女通过听唱歌册,认识历史,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学做人,知善恶,识礼仪。人们视会唱歌册为体面之事,以歌册作陪嫁,形成新娘厅堂唱歌册的风俗。东山歌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随着老歌手的相继去……[详细]
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
  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始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承传已有十三代,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极为独特,制作工序有几十道,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制作,每一关都有严格的规定。制作鼓身。鼓身选百年松木、杉木为料,按照鼓面直径大小取材,尺身小的鼓,往往可以用原木直接凿成鼓桶,共鸣效果很好。鼓面较大的鼓桶,要先将木片加工成为内圆斜小、外宽较大的弯木,然后用剩余的碎牛皮熬成水牛胶,用以完成鼓身的粘贴,再由几个制鼓师傅合力扎成圆桶。这种扎桶的方法,是自古便传下来的,不用一根钉子,就可以扎成密不通风没有缝隙的鼓桶了。旧时制鼓身以自然风干为主。现在为了防止鼓桶的木材被虫蛀或腐蚀,扎好的鼓身必须先送进熏烟室熏一个星期,这也可以将木材的水份蒸干,防止鼓……[详细]

全部漳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