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洪泽区

洪泽湖地区风筝制作与放飞

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泽湖地区风筝制作与放飞为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泽湖地区风筝制作与放飞,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洪泽湖地区风筝制作和放飞历史悠久,洪泽湖周边地区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老子山地区。

明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洪泽湖已有“日出斗金”之美誉,老子山镇地区渔商贸易“岁逾十万”,时为淮安府二十三重镇之一。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由盐商集资在北山兴建大王庙。自此,老子山成为淮河、洪泽湖渔民的朝拜中心。每逢农历九月十七,都举办隆重- ,风筝放飞和舞龙表演为必备项目。民国初年,渔民统带、洪泽湖水巡营营长刘巨兰,曾不止一次举行以筝代帆的船舶竞划比赛。

为了弘扬大湖文化和提高风筝制作和放飞技艺水平,老子山镇政府自1991年起,每年清明节,举办一年一度的渔民风筝艺术节。

基本内容和制作工艺

洪泽湖地区的风筝是主要以竹材为原料,根据需要扎制成不同的骨架,外部糊以纸等工序制作而成。风筝的放飞则是利用风筝面迎风所受阻力和风筝背面流畅的空气之间形成的气压差以及牵引线的牵引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扬力升空飞翔。

风筝制作工艺流程:

选材:选直径六、七公分的青毛竹,依据需要截段,并剖竹蔑,漫没入水,令竹蔑变软,然后将竹蔑破开,去掉三分之二的竹黄备用。另根据需要辅以苇子,高粱杆等。

连接:即把各个零件连接起来,组成风筝整体骨架。主要用绑扎法,材料主要为线,也可用麻皮、纸和纺织品的条,有垂直、平行和倾斜三种连接方式。

糊:涂胶、蒙面。蒙面以纸、绢为主,现也使用人造纤维纺织品或无纺布、塑料薄膜等新材料。在蒙面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检查风筝骨架的正确位置,随时校正。

绘:根据自己喜好,选择相应的颜色,在风筝面上涂以颜色,使画面饱满、美观。

风筝作品有平面风筝、半立体式风筝和立体式风筝等。平面风筝代表作有金鱼、蝴蝶、梅花、蜻蜓等;半立体风筝有老鹰、猪八戒背媳妇等;立体式风筝有龙、蜈蚣、二龙戏珠等。

风筝的放飞:

风筝放飞时首先要依据风力调整提线角度和尾线的长度。一般至少需要二人协作,一人引线,余人托住风筝,听到“放”的口令后,放开风筝,使其在风力作用下升入空中。

放风筝的技巧,一般是一抽一放。抽的时候,因为风筝提线一般放在风筝面靠上的位置,加大牵引力可以控制风筝角度变小,上扬力增加,风筝稳步上升;放的时候,即平衡的风筝牵引力变小,在风力和扬力的合力作用下,风筝会飞高飞远,但是必须很快再次抽线,以再次保持风筝的角度稳定。风力正盛的时候可以多放线,当风力稍有下降,就收一些线。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游身八卦连环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