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绣活(淮阴布艺),淮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扩展项目。
历史渊源
布艺是以布为原料,集剪纸、刺绣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朵奇葩。中国古代的民间布艺主要用于服装、鞋帽、床帐和其他小件的装饰(如头巾、香袋、扇带、荷包、手帕等),也有作为儿童玩具的。图案多用一些象征性的图形,如花卉、虫鸟、植物等,以此表达作者祈盼吉祥、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老年人的用品多用“福、禄、寿”为题材,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儿童用品常用老虎、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图案,以求避邪镇恶,希望孩子像小老虎一样健壮;新婚夫妇用品喜欢用鸳鸯戏水,莲(连)生贵子、鲤鱼闹莲(象征婚姻和谐)等图案,期盼家庭美满,多子多福;姑娘送给情郎的定情香包、手帕等,则多以蝴蝶翩翩起舞之形,或并蒂莲花的图案含蓄地表达隐藏在姑娘心底的秘密,针针线线都浸染着爱慕之情,倾慕之意。
布艺承载着人们祈福纳吉的愿望,一般造型典雅、别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由于广泛使用,从而带动了布艺的传承和发展,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基本内容与价值
淮阴地区的布艺是采取刺绣与缀饰相结合的手法,绣饰而成的传统民间工艺。
淮阴布艺涉及刺绣、拨花、缝贴、缠挑等许多工艺。有平绣、包绣、套绣、网绣、十字绣、割绣、堆绣等数十种手法。常用的为十字绣,十字绣又称挑花,要求严格的按照面料经纬纹路,挑绣等距离、等长度的十字,排列成各种花纹图案,有独特的变形吉祥几何纹装饰风格。绷花,是以针引单线,廖廖数针作放射状,绣出生动的花朵,属辅助技法。拨花又称扎花,其工艺技法近似纸扎,通过将彩色绸缎或布料,拨弄为花、鸟、兽、虫等造型,看起来新颖、柔和,颤颤欲动,勃勃而有生机。缝贴是民间最普遍采用的布艺技法,它是通过刺绣、抽缝、剪贴、叠衬等手法创作出立体或半立体形式的动物、植物或人物造型。缠挑是先用硬纸裱叠成形,然后用彩线沿边缠绕,出现规则形状的装饰图案,有些复杂的手法,还可缠中带织则更为细腻美观。作品主要有枕顶、窗帘、帐沿、鞋面、荷包、扇套等。
淮阴布艺集民间美术、民俗知识和传统手工技艺于一身,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及收藏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