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编(金湖草编、董风草编),淮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历史沿革与分布
草编是以黄草、席草、蔺草、蒲草等各种柔韧草本植物的叶子,或用稻草、麦秆等为原料加工编制的工艺品。其原料生长地域广泛,而且易得易作,故草编工艺在我国民间十分普及。已知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另据《礼记》载,周代已有以莞(俗称水葱,一名“小蒲”,即蒲草。)编制的莞席了,而且当时已有专业的“草工”,“作萑苇之器”。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秦汉时期,草编已在民间广泛使用,有草鞋、草席、草扇、草帘及僧侣信徒打坐的蒲团等。汉代至盛唐,草编亦较发达。除了用蒲草编制蒲衣、蒲鞋外,还有蒲草编制的蒲帆。随着历史的发展,草编技艺在长江流域得到广泛流传,而且不仅仅限于制作实用的器物,也为草编工艺品的制作和流传提供了基础。淮安市金湖县的邱卫萍和洪泽县的董风是当地颇有影响的草编艺人。
基本内容与价值
金湖与洪泽地区的草编一般采用稻草、麦秆及当地生产的蔺草、水竹叶等植物的叶子为原材料,利用剪刀、针和锥子等工具,首先将水竹叶等叶片划分成需要的宽度,采取绕、穿、插、抽等动作和辫编、平编、拧编、卷折、剪裁等技法,巧妙利用叶子老、嫩的颜色变化,青、黄搭配,编结出蚂蚱、螳螂、知了、蝴蝶、青蛙、小鸟、公鸡、蜈蚣、蛇等20多种造型,作品还可采取喷漆的方法以利于长久保存。
草编选料简单,构思巧妙,造型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鲜活可爱,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