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砖雕,淮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历史沿革
砖雕俗称“硬花活”,是在青砖上雕刻人物、花卉、鸟兽以及神话传说等内容为主题的浮雕艺术形式,是古建筑雕刻中一种很重要的艺术形式。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
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的大型空心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发掘的北宋墓室,三面墙壁均以砖雕贴砌而成。墓室内的砖雕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取决于墓室主人的社会地位。常见的题材有墓室主人夫妇对坐、男仆托盘、侍女执壶等,再现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金代,墓室砖雕的内容更加丰富,技艺也有所提高。建于金大安二年(1210年)的山西侯马董玘坚墓室,在不足4.7m2的面积上,砖雕布满全室,雕刻有模仿木结构的斗拱、拱眼、藻井、大门、隔扇等,以及屏风、几凳、花卉、鸟禽、人物、演戏场面等图案,其中站立在戏台口的生、旦、净、末、丑等演员运用圆雕技法,形象栩栩如生,是金代砖雕的代表作品。元代,墓室砖雕逐渐衰落。至明代,砖雕由墓室砖雕发展为建筑装饰砖雕。如南京明孝陵宫城东西两侧的砖雕八字墙上雕刻大卷草折枝花等浮雕图案,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内须弥座上的折枝花和梅花鹿、云彩、龙等砖雕图案。同时,安徽、江苏等地的民间砖雕也有了发展。清代,北京紫禁城宫廷内墙面夹柱的通气孔也都使用砖雕,镂雕花鸟图案,牢固而美观,且利于空气流通。慈禧太后陵寝隆恩殿及其东西配殿的墙面也用砖雕贴砌而成,有的贴金,辉煌耀目。建于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太平天国将领李世贤的浙江金华府第,其前庭照壁的砖上雕刻龙、凤、仙鹤等图案,风格刚劲粗壮。清代民间砖雕除江苏、安徽外,在山西、浙江、福建、广东、北京等地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们大多作为官吏、富豪、地主宅院的厅堂、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山墙等建筑的装饰,雕刻精巧,有的陪衬以灰泥雕塑或镶嵌瓷片,争奇斗胜,富贵华丽。清代后期,砖雕趋向繁缛细巧,具有绘画的艺术趣味。
明清时期,淮安(今楚州)为漕运总督府所在地,乃商贾通贩要津,众多晋商、徽商在此定居,随之而来的是徽晋风格建筑和砖雕艺术的兴盛。当地有郭氏一家,传承砖雕艺术至今已传九代,有200余年历史。
基本内容
淮安市楚州区郭氏一家的砖雕集众家所长,不断总结创新,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所雕作品以人物故事、花鸟虫鱼为主,立体感强。
郭氏采用传统方法烧制方砖。筛选泥土并经由高到低的三层水池复澄后,用三重由粗到细筛眼的筛子层层过滤筛下的细土制作砖坯,并烧制一月而成,当地人称“罗底砖”。这种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有“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特点。
郭氏砖雕的制作主要有以下工序:
刨光:打磨砖面遇有空隙则以油灰填补、随填随磨,其色均匀,经久不变。以砖刨推之,其断面随口而异,分为文武面、木脚线、核桃线等。
修砖:用刨子刨平,使青砖更加平整、周正。
上样:在砖面上涂白桨,再将图稿平贴在上面。
刻样:根据图案纹样用小凿在砖上描刻轮廓,然后揭去样稿。
打坯:先凿四周脚线,后雕凿主纹、再凿底纹,完成大概轮廓及高低层次。
出细:又叫刊光,即更进一步的精细加工。
磨光:用磨光石磨细,如发现砖内有砂眼,则需用猪血调砖灰进行修补,干后再磨光。
郭氏砖雕所用的凿、刨、锯、锉刀等工具,均由郭氏传人根据雕刻需要自己制作,为雕品的精致、传神提供了必要条件。
郭氏砖雕通过不同的雕刻技法,将生动的画面和传神的意趣,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几块青砖之上,极富表现力和艺术价值,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