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追止咳膏制作技艺,淮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
历史沿革
野马追止咳膏是以苏北盱眙县地产的一味中草药野马追为主药材,经传统中药炮制方法制成的膏剂,对于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等症有显著疗效。
据传,南宋时期野马追的药用价值已被发现,人们已经开始野马追煮水治疗咳喘之症。关于野马追药用价值的发现,当地还流传着一则传说:南宋高宗赵构,软弱无能,金人南犯时,仓皇逃窜,把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丢给了金人,但金人并不满足,不断南侵。高宗被逼在盱眙进行抵抗,由于金兵势猛,抵抗失败,统兵将领的战马,因连日征战,劳累过度得了喘病,整天伏卧,喘息不止。大将不得已只好将这匹战马丢弃在盱眙南山。不料几天后,这匹马竟然追了上来且喘病已愈。大将深感纳闷,但因情势紧张,未能一探究竟。
没过多久,此员大将率兵击溃了金兵,想起战马自己痊愈的事情,便想查清原因。大将重返丢弃病马的山头,只见当时病马伏卧处,周围有种野草被马吃得干干净净,估计病马是吃了这野草病愈。询问乡民野草何名,无人能知,但认定是草药无疑。遂以马追主人为由起草药名为“野马追”。自此,野马追在民间广为流传,凡是有人得了喘病,都来采集此药煮水吞服,无不灵验。
基本内容与特点
野马追,又名:白鼓钉、化食草、毛泽兰。干草茎呈圆柱形,有纵棱,密被灰白色毛茸;下部褐色,上部略带紫褐色;质硬,易折断,断面纤维状,白色。味苦、性平,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效。
野马追止咳膏首重选料。取野马追全草挑拣,以叶多、色绿、身干、无杂质者为佳,切段备用。再经煎煮、浓缩、收膏等流程制成,收膏稠度随气候而定,冬季可稍稀,夏季宜稠些,一般可以搅棒趁热蘸取膏液滴于桑皮纸上,周围不现水迹或挑起后呈丝状流下为度。制成的野马追止咳膏为棕黑色粘稠膏状,味甜微苦。然后将做好的野马追止咳膏分装在大口容器中,密封储存于阴凉干燥处收藏,以备取用。
野马追止咳膏对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等症有疗效显著,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制作技艺是传统中药炮制方法的一种,对于研究传统中药炮制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