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 > 盱眙县

盱城渔鼓

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盱城渔鼓为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盱城渔鼓,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历史渊源

“盱城渔鼓”,又名端鼓,根据盱眙县盱城镇渔民村老艺人宋德书和贾国平的口述,盱城渔鼓在盛唐时期即已出现。相传唐太宗在梦游地府时许下了四个愿:一是刘金敬瓜,二是唐僧取经,三是穆良贞救母,四是举办水陆大会以超度亡灵。在举办水陆大会时,就有渔鼓的表演。当然,这只是民间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渔鼓是在“端鼓腔”(又名“端鼓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端鼓舞”源于满族人的“跳神”风俗,后来传到鲁南地区形成一种职业,从事这种职业的人被称为“神汉”。清末,山东一些神汉来到洪泽湖渔民中从事迷信活动,被渔民称为“水上童子”。他们一边手上敲着鱼皮或羊皮鼓,一边跳神,嘴里唱着“嚷神咒”、“念佛记”等曲调,为渔民驱邪还愿,祭祀河神,以祈求行船平安、保佑丰收。后来,洪泽湖地区的民间艺人将“端鼓舞”的舞蹈动作改编为模拟渔民生产劳动和庆祝丰收、祈求吉祥的动作,演员也由2~3人在船头表演发展到多人,演出场地亦由船上发展到陆地或舞台表演。

内容及特点

盱城渔鼓舞的道具渔鼓,形似葵扇,以40公分直径的铁环绷上羊皮或鱼皮,鼓柄17公分左右,在鼓柄尾端套上铁环,环中再套三只小铁环,再于三小铁环中各套上三只更小的铁环。鼓槌,由竹制成,棒尾系上穗子。表演时,人们将剪刻出来的- 图腾和带有鱼、虾、稻子、麦穗等各式图案的剪纸作品,贴挂在船头前舱的高处,或摆放在河岸边上。渔民推举出一位德高望重的年长者,头戴绘有“唐僧取经”、“大王运粮”等图案的头饰站于最高处演唱,余人左手摇鼓,环声铛铛;右手击鼓,鼓声锵锵,连敲连舞,并不时做出跌、打、滚、爬等各样动作。一般是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演唱,艺人不化妆,不着戏装,时间为三五天不等,场面宏大,气氛热烈。代表性作品有《祭祀舞》、《哪咤闹海》、《张郎休丁香》等。

盱城渔鼓是洪泽湖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渔文化、水文化孕育的一朵艺术奇葩,对于洪泽湖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洪山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