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扩展(哨口制作技艺),南通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哨口制作技艺可以追溯到宋代,因为带哨口的风筝,在宋代就已经开始流行,后来各地都失传了,只有南通及其附近一些地区还保留着这一特色。哨口制作原材料主要有三种:竹管哨、葫芦哨、白果哨。哨子因质地不同,可分为高中低音部,同质地的哨子因大小又可分为若干音级。数百只哨子按序装在一只风筝上,迎风而上,风吹哨想,随着风力忽大忽小,形成一曲优美旋律。竹管哨分为三节,以竹管粗细高低纵行排列,大者每节有茶杯粗细,小者仅笔杆大小。葫芦哨子,大的酷似篮球,小的若乒乓,其声音“嗡嗡”作响。白果哨,是用银杏树果壳雕凿而成,声音细而尖,适用于小型风筝。子母哨皆以竹制为主,和普通哨口的区别就是大口带小口,有复音。普通哨口制作有十几套工序,而子母哨得花费普通哨三倍的工夫。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