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溪古镇所在的舜过山,因大舜过化、季子躬耕、魏璞钓隐而拥有深厚的圣贤传统,流传着很多民间传说,其中的焦丙(又称焦先生)妇儒皆知。
焦丙事迹有明清两朝的大量文献记载,最早是弘治朝苏州人王锜《寓圃杂记》卷七“江阴奇事”,足以佐证“焦丙辞荣”是盛传天下的佳话。明清两朝的江阴县志和常州、武进的地方志,均把焦丙作为隐逸高士记载歌颂。《道光武进阳湖合志》则进一步记载焦丙从南京挂冠逃归后,隐居在舜过山的故事。以上文献其实就是当时文人对民间口述史的笔录。而焦溪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更为鲜活生动的焦先生的故事,主要有四则。
第一则录于《天宁人文》丛书《舜山揽胜》中的《焦溪之名多变更》一文,说焦丙在老家江阴,救了逃荒而来的朱元璋。明太祖打下江山后,朱元璋请焦丙到南京做客,给他三条与官位相匹配的腰带。焦丙选了官位最低的那根腰带,被任命为千户,故人称其为“焦千户”。
第二则录于《圣贤故地——郑陆》一书中陈东夫的《帝师设塾》一文,讲的是焦丙文才出众却屡试不第,安徽凤阳的皇觉寺聘他为小沙弥们做启蒙老师。而其中的朱元璋,后来做了大明皇帝,便下诏书到江阴县,征召故人焦先生到朝堂相会,并给他三根腰带,而焦先生自择了最低等的一根角带。因仰慕先圣大舜、先贤季子不慕荣华富贵的高远志向,焦丙主动挂冠隐居在大舜过化与季子躬耕的舜过山麓,教书为生。
第三则载于《焦溪乡志》第四十三章中的“庙宇古迹”,说焦先生之墓在焦溪镇上的宝善桥。焦溪年长者回忆,焦溪东街原宝善桥(古称虞门桥)西堍、老舜河旧址向北约300米处,曾有一处圆拱形的墓,墓为圆拱形,周长10多米,高约1.5米,碑文即为“大明焦塾名儒焦公讳丙先生之墓”。当地百姓感念其功德,每逢清明必为其墓培土整修,后被湮没。
第四则同录于《天宁人文》丛书《舜山揽胜》中的《焦溪之名多变更》一文,说明初的焦先生之前另有唐代的焦先生,建造了朝阳庵而死葬龟山,并出家成为龟山禅师。焦先生与唐代的鸟窠禅师相友好,并以鲜螺、自制米酒和用酒糟垫底的红烧扣肉招待,由此生出“焦垫”一名,所以焦溪镇的名字当来源于唐朝。
以口耳相传为渠道和载体的民间传说,有其相对的不定性。细考上述这些传说,或在内容上众说不一,或在情节上各有侧重。但无论怎么说,其都寄托着人们的精神崇拜和审美向往。
第二 间故事与历史记载相合而真实可信,相当于民间所作口述历史,详细讲述了焦溪古镇的由来,还原了历史文献未能记载的具体细节,保留了不为正史所载的人文佚事,对于焦溪古镇而言,是其得名的宝贵史料。
而第一 间故事则在流传过程中进行了再创作而有大的变动。他把焦丙与朱元璋的故人关系说成是救命恩人,并说焦丙并未离开过江阴,是朱元璋逃荒到江阴,这与朱元璋自幼在老家凤阳而无远方行乞的经历不相吻合。其故事又称焦丙因看到朱元璋屠杀功臣,害怕自己被杀而回乡隐居,与历史文献所说的不愿为官,数日便挂冠而去的高尚行为又不吻合。
第三 间故事与道光朝方志记载的焦先生墓在镇东四里的焦山有出入,当然传说在当时可能会有实物作为依据,或许更为可信些。
第四 间故事更体现出民间传说特有的荒诞性,因为僧人破戒食田螺,与鸟窠禅师的高僧形象大相矛盾。而《光绪武进县志》载明朝阳庵是明代所建,则建庵的焦先生便应当是明朝人,其应当就是明初的焦丙。民间茶余饭后,把焦溪的两大名人焦先生和鸟窠禅师结合起来编排故事,于是把造朝阳庵的焦先生由明朝说成了唐朝人,把明朝的朝阳庵给提前到了唐朝。
焦丙传说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与舜过山大舜与季子的仁让传统一脉相承,体现出中华高尚的圣贤传统。地因人胜,焦丙传说又是古镇得名由来的珍贵口述史。此地永远以“先生”尊称焦丙而不敢直呼其名,体现出当地尊师重教的文明之风。
作为皇帝故人而不攀附荣华富贵,这样的君子屈指可数,遗憾的是由于其生前生后未曾有大名望的文人加以颂扬,焦丙的传闻至今尚未走出常武地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