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新北区

铜刻

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刻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刻,常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铜刻,就是用刀在铜器上刻出字画等内容。铜刻艺术兴盛于清代中期,以阴文刻、阳文刻及双钩浅刻为主要造型手法。在新北区孟河镇,祖传三代的汤氏铜刻艺术传到汤友常这一代,更是得到了发扬广大。

汤友常雕刻的工艺作品先以书法和美术图案打下底稿,再用钨钢刀和白钢刀直接在坚硬的黄铜板上细琢和镌刻,在“以柔克刚”的琢镌之间完全显现出手指指力的柔润和圆滑。汤友常铜刻作品,雕刻时采用了琢、铲、雕、顿、钩、刻、镌和推等诸多复杂多变的工艺刀法,力度感、凸现感、光影感、质角感,使铜刻艺术和书画艺术的感染力达到完美的结合。

1997年之前,汤友常的早期铜刻作品有:《瘦马骏骨图》《梅兰竹菊》《岁寒三友》《十二生肖》《斗鸡图》等作品。1997年7月18日,汤友常用三年时间雕刻实现了他人生的第一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铜刻《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他将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的324字、自跋落款120字,共444字,雕刻在长1.6米,宽0.6米的铜板上,既铿锵有力又灿烂辉煌。这幅作品是汤友常用白钢刀雕刻而成,作品完成时,汤友常一共磨掉了近一百把白钢刀,油石刀砖磨出的深沟能容纳一包火柴,可见雕刻这幅作品的艰难。

1999年7月20日,汤友常完成了历时401天的铜刻书画作品《清明上河图》,该铜刻长6.18米,宽0.565米,画芯长5.77米,宽0.248米,又创大世界基尼斯铜刻绘画纪录之最。2001年,汤友常的篆体书法铜刻作品《唐诗三百首》23108字,分13块匾,总长26.65米,再创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1年3月,中央电视台一台摄制组在常州电视台、武进电视台的协同下,摄制了大型纪录片《汤友常的铜刻艺术》。2001年11月30日,小河中学举办了首届汤友常文化艺术节。2007年5月由常州市副市长居丽琴题词,在孟河镇成立了汤友常艺术工作室。2012年4月,孟河镇龙凤楼成立了汤友常文化艺术展示馆。继《唐诗三百首》十三匾之后,汤友常又分别以铜刻作品《奥运之梦》《金和图》《虾王图》《齐梁故里走出的二十六帝图》《大决战》《你行我更行》等作品获大世界基尼斯铜刻纪录。至今,汤友常共获得大世界基尼斯铜刻纪录11次。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下一篇:湖塘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