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模是儿童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一个泥模在手,儿童们便可取泥批制大量的人物(或动物),儿童的兴趣就在于此,玩起来爱不释手,所以泥模又叫做“孩模”,沛县泥模始于明代。是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沛县泥模造型生动形象,突出个性特点,具有较高的浮雕艺术水平,尤其是沛县泥模中的戏曲人物和神话故事人物,可以说是中国戏曲艺术和传奇故事对儿童的早期普及样本,它对研究中国戏曲艺术、佛教和儿童玩具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考证作用。
制作技艺
沛县泥模的制作,分“模仁”、“泥模”两部分。制作“模仁”是泥模的根本,它要在半干湿的熟软纯质的泥块上进行各类题材的创作。“模仁”是“泥模”制作的母体,也叫老模子;制作“泥模”有“泥”、“陶”之分:儿童翻印泥模,多处在泥制品阶段,利用和好的胶泥翻来印去或晾干存放起来。这种泥质模尽管数量和质量较好,但最大缺点是不易长期保存,需要起窑加火烧制(或在煤炉中烧制),烧制过程与烧陶艺术差不多,文火起,猛火攻,慢慢冷却。土窑木材烧出的呈土黄色,煤炉烧制的呈砖红色。
技艺传承
沛县泥模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泥模艺人是张君实老先生,他从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从事泥模艺术,曾多次参加全中国、省、市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并获奖。1994年,作品获中国民间一绝大展银奖;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了张君实“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曾被《徐州民间艺术荟萃》、《玩具之旅》、《人民画报》刊登发表,部分作品分别被江苏省、徐州市展览馆、博物馆收藏。到21世纪初,沛县泥模艺术面临老艺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泥模工艺的历史资料和作品亟待整理抢救,泥模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加以抢救和保护。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