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
送春也叫唱春、颂春,是高淳民间文艺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春歌有悠久的历史,民间曾有这样的传说:明建文末年,朱棣篡权,叔夺侄位,杀人如麻,- 人怨,出现六月降雪、冰封长江,南粮不能北运,有个道士自称“送春人”,密授马之清唱春歌以解冰冻,果然灵验。从此,马之清所唱的春歌在高淳一带流传,马之清也就成了送春的鼻祖。
送春是自由学唱、自我娱乐的民间文娱活动,在高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地不论老少都会哼几句春歌,田头场地也常有春歌声飞扬,因此,历来有高淳人“出门山歌进门戏”的说法。每当新年伊始、春回大地之际,送春人敲锣打鼓给千家万户送去春天的颂歌,送去喜庆祥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送春人是一支庞大的业余文艺队伍,遍布全县城乡各地,春节期间最活跃。旧社会乡间贫苦人多,串村走巷,挨门及户送春,索讨报酬以谋生计者为数不少,有“半月送春三月粮”之说。也有不少人是唱“耍春”的,他们有一定文化,以显示自己的“春才”。送春人走村串巷,更喜唱“座堂春”,所到之处被一些富户或几户联合邀留“唱座堂”,往往一唱就是几个日夜。唱的是长篇叙事曲牌,像《风筝记》、《十里亭》、《牡丹亭》、《洛阳桥》、《香丝带》、《开东坝》等。高淳送春老艺人魏建春、谷凡培年轻时唱座堂,三日三夜不“倒草”(重复),而且唱起来仍然字正腔圆,高亢清亮。
送春的形式很简易,一般是两人搭档,一鼓一锣,一唱一和。鼓手为大在左,锣手为小在右,称鼓锤为鼓鞭,锣锤为锣片。讲究的锣片两面是喷漆龙凤图饰,鼓鞭是十三节紫竹根做成。每到一户,鼓弹十三下,锣鼓九声,鼓手行腔起调,锣手接唱和应。上门是见啥唱啥,称“见之歌”,也叫“欢喜歌”。唱“见之歌”是初学唱春时必须死记硬背的必修课,它涉及“三十六大行,七十二小行”,天文地理,上下古今,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等等,唱到哪样就交待出它的根源蒂落。如看见老人唱“寿星灵婆”,见到小孩唱“神童遇贵人”,见到姑娘嫂子唱“仙女下凡”,到青壮年唱“出将入相”,有了满腹春歌,才能应对自如。
春歌的内容丰富生动,有抗争类、有情爱类,有褒有贬,明白易懂。虽然包罗万象,什么历史典故、人物春秋、乡风民俗等,但歌词浅显通俗,又是用当地方言行腔切韵,听起来很亲切。比如讥讽篇“十月懒汉”中唱词:“六月懒汉怕挑水,挑水只好一担头,挑多了缸里要长青苔,淹煞老鼠就脏掉缸水。”唱乞丐自叹:“十年以前亦不差,穿吃嫖, 像中了邪,田地房产卖干净,茶亭庙宇当做家。”其寓意是劝人从善学好,改邪归正。解放后,高淳县文化部门为使送春这一文艺形式发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作用,曾组织民间艺人编写了很多内容健康、唱词生动的新歌词,如《土改闹翻身》、《歌唱长江大桥》、《颂雷锋》、《计划生育好》等曲目,还将春歌词组编成《民歌大联唱》参加镇江、南京地区会演获奖,受到赞扬。改革开放以来,送春这一民间文化活动在内容上有了很大改进,充满着时代精神。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