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布袋木偶戏(厦门)
福建布袋木偶戏又称掌中戏、掌中木偶,是福建闽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傀儡戏表演形式之一。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相传始于明代,流传于福建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华侨华人聚居地。
布袋木偶戏因使用的木偶躯干是用布缝制而成,其形酷似布袋而得名。其特点是表演者用指掌操纵木偶模仿人的表演,以唱、念、做、打演绎具有戏剧性的故事,既表演一些真人难以体现的动作,有较高的技巧性,又能以喜怒哀乐传递人的情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深受观众的喜爱。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厦门曾是闽南布袋木偶戏演出的重地,到了六十年代,厦门布袋戏逐渐萧条,走向濒危。进入新世纪,厦门重放光彩,原来一些从事布袋木偶戏表演的艺术家重新恢复活动,厦门布袋戏又以其优美生动、高超的技艺表演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厦门布袋戏主要分布在思明区何厝、曾厝垵、鼓浪屿,集美区的灌口镇海仔市、海沧区青礁、翔安区、湖里区、同安区五显镇等,2009年入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多个布袋木偶传习中心在开展传承工作。厦门木偶戏多次参加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文博会、98中国国际投资洽谈会、海峡论坛《中华情》晚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演出活动,开展组织进校园、进社区等公益演出活动。多次应邀赴台湾、金门参加云林国际木偶节、金门艺术节,以及赴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其精湛的技艺、惟妙惟肖的表演倾倒观众,扩大了闽南文化布袋木偶戏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