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工人大锣鼓在苏北锣鼓的基础上,吸纳了东北锣鼓、西北锣鼓、广东锣鼓、潮州锣鼓、部分戏曲锣鼓和安徽凤阳锣鼓等各流派的演奏元素,以“鼓大”(鼓面直径大于1米,最大可达2米多)、“人多”、“流动”(在卡车上边行驶边敲打)为特色,是杨浦作为上海老工业区的时代产物,也是南北传统锣鼓艺术的综合和汇聚。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杨浦区工业发展迅速,吸引各地农民闻风而来,成为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些工人大多来自苏北地区,其次来自安徽、山东等地,他们将原有的文化习惯也带到上海,这种人文环境为工人大锣鼓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中国民间历来有喜庆敲锣打鼓的传统习惯,1949年后,诸多工厂收归国有,锣鼓成为了工人宣扬内心喜悦的方式,在国庆、党庆,甚至完成产量或技术革新出成果之时,工人们都会敲锣打鼓来庆祝。而杨浦人口五方杂处,各地锣鼓元素汇集,最终孕育出了以厂区为单位演奏的工人大锣鼓。
工人大锣鼓融合了各地锣鼓的特点,又新创了具有杨浦工业特色的鼓谱,在苏北锣鼓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前十番”、“后十番”、“三段”、“丰收”、“凤凰点头”等新鼓点;乐队编制则无定规,可随需要扩大或减少,形成了“工人大锣鼓”的鲜明特色,是杨浦区特殊人文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折射出了杨浦百年工业文明的发展轨迹,也是上海近现代工业文明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