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皮影戏,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桃园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睢宁桃园镇人沈桂香父亲沈培根在安徽马鞍山学习了皮影戏的简单演技,到了民国时期传给沈桂香。解放初期,睢宁县文化馆成立了皮影戏剧团,不仅在全县城乡巡演,还到山东、安徽、河南、苏南等地区演出。皮影戏在睢宁县主要分布在桃园镇。在毗邻的李集镇、乃至临近的安徽省宿县、灵璧、大路、高楼等地颇具影响力。皮影戏的表演者在幕后操纵剪影、演唱,或配以音乐。在过去电影、电视等等媒体尚未发达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皮影戏的表演精彩动人,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皮影戏的音乐,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音乐唱腔的风格与韵律都分别融会了当地民族器乐、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等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众多流派,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皮影人”是地道的民间手工艺品,这使得这种蕴涵丰富的工艺品可以独立于影戏之外,成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制作精美的“皮影人”可以作为手工艺品供人们欣赏,可作为室内的装饰品,点缀生活的空间。为在都市工作的人群带去极具乡土气息的手工制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民间艺术与专业创作之间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关系。皮影人的设计与制作,为美术设计提供了难得的素材,且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