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钟制作与修理技艺,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苏州是中国最早的钟表生产基地。苏州时钟,历史上称为“苏钟”。
公元三世纪,吴人陆绩曾依东汉张衡之法造过“水运浑象”。晋代,晚年定居苏州的葛衡,首创了人在地中观天的水力机械钟。清康熙时,昆山娄县的徐翊英自已制造了自鸣钟及鹤漏等计时器。清朝乾隆、嘉庆时期,苏州造钟已有专业分工,许多小作坊专做机芯卖给大作坊。清嘉庆年间,苏州的张荣贵制作的悦耳钟碗,取名“张荣记钟碗”,成为当时名牌产品。那时,苏钟有摆钟、园摆钟、三套钟、鸟音钟、水发钟、跳加官、掀簾钟、更钟和插屏钟等,到清代中晚期以生产插屏钟为主。著名清宫廷钟表修理大师徐文磷评论:“清代钟表制造,要推苏州、广州”,“苏造要在广造之先。”明清时期,“苏钟”的生产主要分布在古城区观前街、宫巷、道前街、养育巷、临顿路、凤凰街、纽家巷、接驾桥、皋桥及阊门外山塘街、渡僧桥等地。清末,西方洋货包括钟表大量拥入中国。在洋货尤其是“日货”的冲击下,苏州钟表作坊纷纷关闭,部分转向修理。
20世纪50年代,苏州成立了平江、金阊和沧浪三家钟表修理合作社,还有享得利、余昌、人民商场和中南等国营钟表店。1956年成立苏州钟厂,后改名钟表元件厂。至1957年,苏州仅存王宽良等几位能手工制钟的工匠。20世纪70年代,还成立了苏州手表厂、各配套厂和苏州时钟厂。至2002年这些厂陆续停止生产钟表。
“苏钟”的品类主要有:木楼四面钟。铜镀金日升月恒鸟音钟。铜镀金自开门变戏法钟。紫檀木北极恒星节气自鸣钟。插屏钟。苏州插屏钟从大号到小号,有七种不同尺寸,机芯大小有3—4种。
传统“苏钟”的生产制作工序很多。以插屏钟为例,其钟壳、钟盘和机芯的制作工序如下:红木钟壳有大小之分,其制作工序为:木料→锯工→断料→刨料→划线→凿眼、锯榫、铲线脚→拼装→打磨→擦生漆→成品。机芯制作流程为上下夹板、齿轮、轴齿、杂件、装配、调试。
“苏钟”在结构功能上的突破、工艺技术上的变革和艺术风格上的创新,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和杰出性。北京故宫收藏的“铜镀金日升月恒鸟音钟”等均为国家一二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明清以来,“苏钟”在中国钟表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清代二百年间是极盛时期。它以独特的结构、精湛的技术、典雅华丽的造型、古朴高贵的艺术魅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尤以“铜镀金日升月恒鸟音钟”、“北极恒星节气和时辰钟”和系列“插屏钟”等最为著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