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苏州盆景造型技艺

苏州盆景造型技艺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盆景造型技艺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盆景造型技艺,苏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盆景”称谓,最早文字见于明代王鏊所著《姑苏志》。当时,盆景在苏州已广为普及。明人文震亨所著《长物志》专门列出《盆玩》篇,记载了松柏、枫、榆、古梅为桩景之先声。清代,苏州的盆景制作呈流行之势,形成了虎丘、光福等盆景制作基地。并且已进入市场。近代,著名作家、盆景艺术大师周瘦鹃先生善于摹仿名画进行盆景创作,其作品清秀古雅,并且还著有盆景专著《盆栽趣味》。上世纪50年代,在周瘦鹃和朱子安的共同努力下,苏派盆景的创作开始走上了专业发展道路。60年代,苏州建立了专业盆景园—慕园。苏州盆景在全国名噪一时。文革时期,慕园盆景被分散到留园、拙政园等其他园林中加以保护。70年代末,苏州市人民政府在虎丘山下重建盆景园—万景山庄。

苏派盆景造型技艺深受“吴门画派”的影响,特别是周瘦鹃与朱子安倡导的将文人意识与园艺家的创作思路结合,将盆景技艺与地域审美有机统一,使苏州的盆景在国内外独树一帜。

苏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包括树桩盆景和水石盆景两部分。其中又以树桩盆景为主。树桩盆景最常见的树木品种有松柏类、雀梅、榆树、黄杨、三角枫、檵木、紫薇、石榴、银杏等。水石盆景的石种有斧劈石、黄石、英石、钟乳石、砂积石、千层石、龟纹石等。树桩盆景依其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单干式、双干式、丛林式、悬崖式、卧干式、斜干式等,依其栽培形式又可分为合栽盆景、独本盆景、树石盆景。

苏州盆景以树木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加工与精心培育,在盆钵之中塑造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意境美。苏州树桩盆景的整个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选桩挖掘、整形、养坯、栽盆、选芽、养护、攀扎、修剪、养片、翻盆等步骤。

因树种不同,苏派盆景攀扎技艺和修剪方法也不尽相同。以幼苗加工培养的盆景,其主干和枝条都要攀扎,称“全扎法”;以古桩培育盆景,只将枝条略加绑扎,称为“半扎法”。

传统的苏派盆景造型多为规则型的“六台三托一顶”式,培育方自幼苗开始,但成型速度较慢,且易产生雷同现象。现代苏州盆景由周瘦鹃、朱子安倡导,以自然为美,吸取明清苏州盆景的精华,注重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讲究诗情画意,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并逐步形成了“粗扎细剪,剪扎并用”,“以剪为主,以扎为辅”的技法和清秀古雅的艺术特色,这是苏派盆景区别于其它各大流派盆景造型技艺的独特之处。

80年代至90年代,苏派盆景技艺人员还对苏州盆景技艺进行研究,先后编著出版了《盆景制作》、《苏州盆景技艺》,《苏州盆景》等理论专著。




下一篇:苏州藏书澄泥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