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泥人最迟在清代末年已经出现。当时每值荒年,由外乡方逃荒至南京的灾民,一部分栖息于朝天宫冶山脚下的冶山道院,利用冶山泥土制作小泥塑出售,这是目前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南京泥人工艺品。
上世纪五十年代,南京部分美术工作者开始创作一些有独特风格、装饰趣味浓厚的泥人工艺品,与此同时,无锡泥人厂的陈月仙、陈国英等人在南京菊花戏衣社培训、组建了一支泥人制作队伍,泥人主要有传统的戏剧人物和现代彩塑小品,当时在社里从事泥人设计制作的还有黄建强等人。1965年,菊花戏衣社解散,泥人技艺人员并入南京工艺雕刻实验厂,继续生产泥人工艺品。陈月仙、陈国英等人在市工艺美术公司带徒授艺,进行泥人创作,徒弟主要有戴立宪等人。21世纪后,黄建强成立了“泥人黄”工作室,何斌在无锡师从惠山泥人大师喻湘涟学习手捏戏文,回到南京自创泥人工作室,陈月仙、戴立宪、戴德裕等人则在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建立泥人工作室继续泥人的创作。
南京泥人不同于无锡、天津等地的泥人,在汲取无锡泥人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南京本地工艺美术艺术特征,创造了南京泥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制品分彩塑小品和戏曲人物两大类别,其中彩塑小品的南京地域风格表现最为显著,特点为“三分塑、七分彩”,以塑为基础,重在彩绘,色彩明快鲜艳,对比强烈。造型小巧,装饰趣味浓厚,同时兼具人文气息与文化内涵。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