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玄武区民俗文化

玄武区民俗文化介绍

  玄武湖菊花会,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玄武湖作为六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就有种植菊花的历史。自公元211年,菊花就发展成为宫廷的饰品,成为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的观赏植物。六朝时期,菊花已在民间广泛种植,赏菊之风蔚然形成。唐宋时期,玄武湖种植菊花已载誉金陵。明清时期,玄武湖种植的菊花已流传海外。玄武湖菊展,据史料记载始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1月,……[详细]
  工尺谱拍曲技法,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工尺谱是中国汉族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源自中国唐朝时期,当时即已使用燕乐半字谱,至宋代即为俗字谱,如张炎《词源》中所记的谱字,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旁谱、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的管色谱等。一直发展到明、清通行的工尺谱,它属于文字谱的一种,后传至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琉球等使用汉字的地区。600年前起源于苏州……[详细]
  胭脂井的传说,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胭脂井建于南朝陈代。六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是个偏爱寻欢作乐、不关心国事的皇帝,虽然他在位时常传来前方敌情紧张的报告,但陈叔宝依然沉湎于饮酒作乐之中。公元588年,杨广带领51万隋兵分八路向建康进攻,并最后攻陷建康(南京)。当陈后主听到外面杀声震天时,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好,慌了手脚。他匆忙带着宠妃张丽华、孔贵妃逃到景阳楼下,想找个地方……[详细]
  苏作小木家俱制作技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红木家具精细制作技艺诞生于明代中期的江苏南京、苏州、扬州等江南地域,此后发展壮大,备受世人推崇,世代流传,并且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全球各大博物馆均馆藏有中国红木家具精细制作的文物。红木家具精细制作技艺的出现对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家具设计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界经典的家具设计作品,无不包含着红木家具精细制作技艺的传统……[详细]
  南京赏梅习俗,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中国是梅花的故乡,梅花至少在西汉时就被引种栽培和应用,迄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民间赏梅、咏梅习俗盛行,存有大量咏梅的诗文。南京植梅盛于南朝,赏梅之风历代相沿。据史实记载,城北钟山脚下梅花坞、城南梅岭岗均为植梅、赏梅之佳地。在今南京的多处赏梅地点中,以中国四大梅园之一的梅花山为最佳。梅花山位于今江苏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的钟山……[详细]
  灵芝传统知识及应用,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灵芝,是祖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誉。古今药理与临床研究均证明,灵芝确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论及灵芝的著作,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最早论及灵芝的药学著作。此书收载365种药品,并将所载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皆为有效、无毒者,灵芝则被列为上品。此书详细论述了灵芝的分类、产地、……[详细]
  南京鸡鸣寺作为汉传佛教素食制度的起源地,素食文化及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在素食技艺的历代传承并不断发展过程中,鸡鸣寺素食制作技艺不断完善,日渐成熟。鸡鸣寺素食可追溯至南朝梁武帝时期,至今历久不衰,且多有历史文字佐证。据历史记载,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梁武帝曾在同泰寺(现鸡鸣寺)阅《涅槃经》。经中记载,佛言:“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慈种……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复食一切肉也。”梁武帝读到此,遂有感于大乘佛……[详细]
  瓷刻又名刻瓷,就是用刀和色彩在出窑的瓷器“绣花”,所以观它有笔墨,触它有手感,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已出现了瓷刻萌芽,但只是偶尔作些弥补性的艺术加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刻。到了宋代,我国陶瓷业蓬勃发展,大量精美优质的瓷器不断问世,皇帝和一些达官贵人在玩赏瓷器时,时常在那些晶莹好玉的瓷釉而上题诗作画的以自娱。为了保存笔痕墨迹永久恒新,就命手艺高超的工艺雕刻家进进行行镌刻,瓷刻便正式诞生,但由于它的创作难……[详细]
  南京泥人最迟在清代末年已经出现。当时每值荒年,由外乡方逃荒至南京的灾民,一部分栖息于朝天宫冶山脚下的冶山道院,利用冶山泥土制作小泥塑出售,这是目前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南京泥人工艺品。上世纪五十年代,南京部分美术工作者开始创作一些有独特风格、装饰趣味浓厚的泥人工艺品,与此同时,无锡泥人厂的陈月仙、陈国英等人在南京菊花戏衣社培训、组建了一支泥人制作队伍,泥人主要有传统的戏剧人物和现代彩塑小品,当时在社里从……[详细]
  木雕(南京仿古木雕)据《续金陵琐事》记载,明代中期南京已有木雕行业,其中就有仿古做旧修复木雕。在清代,单氏木雕行在南京已较著名。民国时期,单氏后人单元春继承家业,木雕手艺精湛。八十年代初,单元春之孙单八斤传承祖先手艺,在南京工艺雕刻厂从事仿古木雕。上世纪五十年代,市工艺美术公司所属南京工艺雕刻厂发展了仿古木雕品种,主要以浮雕制品为主。之后又增加了圆雕制品,如仿古青铜器皿、天鸡瓶、蹲狮、福禄寿三星等……[详细]
  金陵竹刻,南京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明代正德年间,金陵人李耀为金陵竹刻的先驱。至万历年间,濮仲谦在吸收李耀扇骨雕刻特征的基础上,创立以简、浅为特色的金陵竹刻流派,并影响全国。至清代乾隆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有很高艺术造谐的潘西凤又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技艺更为精湛,题材、造型也比以前扩大。嘉庆、道光年间,方絜成为金陵竹刻的领军人,他工诗文、善书画、精铁笔,尤擅竹刻,人称“方竹”,他使金陵竹刻艺术又……[详细]
  素食制作技艺(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江苏省南京市素食烹饪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源于源于南京寺庙素食、宫廷素食和民间素食,以历代厨师口传亲授为传承方式,以蔬菜、菌类和豆制品为主要原材料,是绿色健康烹饪技艺的独特代表。流布于长江中下游广大区域,兴盛百年。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采用包、搓、搡、卷、摄、贴等手工技法,以及炒、炸、烧、烤、蒸、煮、拌、熏、炝等多种熟制方法,用全素原料吊……[详细]
  中国是梅花的故乡,梅花至少在西汉时就被引种栽培和应用,迄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民间赏梅、咏梅习俗盛行,存有大量咏梅的诗文。南京植梅盛于南朝,赏梅之风历代相沿。据史书记载,城北钟山脚下梅花坞、城南梅岭岗均为植梅、赏梅之佳地。位于钟山脚下的梅花山是南京地区一处重要的观梅、赏梅的“文化空间”。梅花山面积约102公顷,依山栽植梅花3万余株,品种有220多个,有“天下第一梅山”之称。梅花山上建有……[详细]
  蒋王庙庙会是由祭祀蒋子文的活动而衍生出的民间庙会,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以歌舞、祭祀活动及商品交流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民间文化活动,包含着历史、宗教、民俗、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原蒋王庙庙中供奉的是东汉末年秣陵(今南京)县尉蒋子文。蒋子文,东汉广陵(今扬州)人,汉末任秣陵(今南京)县尉,追逐盗贼而战死于钟山脚下。东吴孙权建都秣陵后,封其为钟山神,改“钟山”为“蒋山”,建蒋王庙,历代祭祀不绝。宋代曾……[详细]
  “绿柳居”品牌始创于1912年。创建初期,店址位于如诗如画的秦淮河畔桃叶渡,垂柳依依,满目葱茏——“绿柳居”因此而得名。绿柳居菜馆现址位于太平南路,面积1500平方米,共五层建筑,一楼绿食尚超市供应七大类百余种冷冻、休闲、酱卤、面点成品、半成品以及定型包装精品。二楼供应经典小吃,三—五楼零点及各色包间,以经营净素、清真菜肴而著称。绿柳居美食以清雅纯净、自然环保为基础,以“鲜、嫩、烫、脆、香”五大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