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 > 荔城区

莆田木偶戏

莆田木偶戏
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木偶戏为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木偶戏源远流长,是被誉为“宋戏活化石”莆仙戏的戏兄,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江东提线木偶戏是莆田木偶戏的代表性剧团,它历史悠久,表演动作传统,演艺技术高超,传统剧本丰富。梅妃故里也是莆田最早的木偶制作村,木偶制作精湛,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莆田木偶戏的艺术。钟灵毓英才,秀水传古艺,一千多年来,江东木偶剧团情注木偶艺术,为继承和发展木偶戏艺术做了大量工作。长期活跃在兴化大地的民间木偶戏剧团,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2010年11月,《木偶戏》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偶戏是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根据木偶原体和操纵技术不同,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四类。,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木偶戏。中国木偶剧传说出于汉代,唐宋时已很发达。当时多用傀儡戏之名。莆田木偶戏是提线木偶,和全国木偶戏一样,多用戏曲曲调演唱,没有用对话或歌舞。

江东提线木偶戏源自唐代,兴于宋代,成熟于明清,发展于民国,鼎盛于改革开放后,是莆田较早形成的木偶戏。根据《莆田县志》和《莆田县戏剧史》记载:唐开元间,莆田才女江采蘋入宫,知书达礼,深受唐玄宗宠爱,封为梅妃。为了显示皇妃荣耀,唐玄宗御赐一班梨园戏于莆田。这班梨园经雷海青等修改,后为莆仙戏。所以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莆田民间艺术得到很大发展,故莆仙音乐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的记载(录宋黄岩孙主编,刘克庄序《仙溪志•艺文志》),明确指出莆仙音乐源于宫廷。唐咸通间(860—873),福州玄沙寺住寺宗一大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见宋沙门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十八)。唐代“百戏”亦称“散乐”,是一种“俳优歌舞杂奏”(见《旧唐书•音乐志》),是丰富多彩的杂戏和歌舞表演,“百戏”就包括木偶戏和莆仙戏。

木偶戏发展,与莆田民间仕官、富人演出有关。宋代,莆田文化较发达,文人中举及在外居官不少。蔡京一家,在宋时多居官显要,在京常“家宴张乐,令家乐优伶表演杂剧取乐”(宋周晖《清波杂志》,见《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为了炫耀门庭,那些1纷纷仿效,不论品位高低,返乡告祖、省亲、节日喜庆时都要演戏,形成了习俗,城乡士绅、地主相继攀比,演戏逐步成为一种时尚,为戏剧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还有为了表示对神的崇拜,平民百姓在节日或神诞时也开始演戏,由祭祀主持人募捐雇戏班演出,也促进莆仙戏和木偶戏的快速发展。宋代大文豪刘克庄《灯夕二首》诗题:“木子流传自柳营(注柳营指长安),着行彩线斗鲜明。似从傀儡(指木偶戏)家编出。双说熙河帅教成。”端平年间(1234—1236)刘克庄的著作里记有观看“优戏”(包括莆仙戏和木偶戏)盛况的“空巷无人尽出嬉”。“大半人多在戏场”的诗句,真实反映莆田宋代戏剧和木偶戏演出的盛况。

到清代,江东提线木偶戏更达到鼎盛。据《莆田县志•文艺》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莆田木偶戏就更盛行,而莆田黄石江东村《长兴班》木偶,更是名扬在外。”民国时期江东木偶戏剧团改为《万顺班》,“顺”寓意万事顺风顺水。“抗战时期,莆仙戏被禁演。木偶戏则盛极一时,仅莆田县就有木偶戏(注:提线木偶)90多班,每班9人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共有木偶戏班70班左右,每班人数扩大约12人左右。1956年,莆仙两地抽调人员,组织二班木偶戏赴晋江专区举办木偶戏会演,江东村提线木偶艺师陈吓龙参加调演,获得好评”,江东提线木偶戏表演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0“社教运动”和“1”期间,木偶戏因受破除迷信,破旧立新影响,1解散,中止演出十多年。拨乱反正后,江东提线木偶戏率先冲破禁锢,继承和发展莆田传统提线木偶戏表演艺术,公开上演木偶戏,带动其他木偶戏相继参与演出,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共有十多班木偶剧团,到九十年代,发展到27班。如今莆仙木偶戏剧团高达上百班,是继承和发展木偶戏又一个难得机遇。

据《莆田县志》记载,“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兴化称为《木头仔戏》,莆田先有木偶戏,后才有莆仙戏,是莆仙戏(古称“兴化戏”)的戏兄。每逢兼有木偶戏演出时,都让“戏兄”在左上首棚位(尊位)表演。兴化戏的许多表演动作是摹拟木偶戏的表演技巧,是名符其实的“宋戏活化石”。

从表演技巧上看,江东木偶表演技法古老,以五个手指“梳线”、“勾线”、“压线”、“挑线”、“提线”等动作抽动整个木偶16条线进行表演,这一表演技巧甚为独特,形成莆仙木偶表演的艺术风格。从科介动作上看,江东提线木偶戏科介动作独特,较完整地保留唐代传统动作,表演中有不少净、丑角的滑稽表演形式仍然保存参军戏用的“参军”与“苍鹘”两个角色的“打诨”“插科”的科介,保存唐代传统演出动作。还有许多行当表演艺术独特,如生脚的“拖鞋拉”,旦脚的“蝶步”、靓妆的“魁斗吊”以及表示欢乐心情的“雀鸟步”、愤怒的“双摇步”、悲哀的“双掩面”、愉快的“双伡肩”、大官的“抬步”等,这些都称作“傀儡介”,是传统的科介。至今莆仙戏中还有“傀儡介”的动作,就是摹拟木偶戏表演科介。从制作技术上看,江东木偶制作形式传统,注重保留和继承传统木偶制作。根据《莆田县志•文化篇》载:“莆田最早制作木偶的是黄石江东”。江东木偶戏剧团还保留明清时期演出的木偶头像近一百个,这些都为莆田木偶戏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江东木偶戏脚色有36身,每身的提线少者8条,多者16条。掣线的艺人全是男的,1个人还担任几种行当,兼用真嗓和假嗓。从继承到发展上看,到了清代,木偶人头是连带,面谱固定,胡须、服装也是固定。到了民国时期,木偶头就分类戴各种角色需要的戏帽和不同类型的胡须。如大胡、三胡、二撇须、白胡,苍白等不同类型,灵活运用。改革开放后,江东木偶戏打破常规,率先吸收女艺人掣线演出,如今演出人员大部分都是女艺人,为推动木偶戏繁荣与发展做了示范作用。

江东木偶戏演出木偶戏剧目大致为三大类:1、尊者(目连)戏,为佛教法事演出。专为人家拜忏,为亡魂超度,演出最多剧本《愿》是答谢鸿恩,供宫、寺、庙演出,演出较为庄严。2、鲁戏和北斗戏,为道教法事演出。3、散戏,也称彩戏,为普通喜庆演出,如大厦落成、做寿等喜庆。演尊者戏的戏金为他戏的两倍,较常演出的散戏剧目一般与莆仙戏剧目相同。江东木偶剧团保留完整传统剧本,《万顺班》通常演出剧本有:朱朝连、万开宗、蔡升、王呆、济公戽水、永继善上下本,雀叔元上下本、财丁贵上下本、余文华上下本等。《万兴班》通常演出剧本有:北斗戏、喻诈俞、大且喜、食肉加、打金枝、薛兆粦、双婿奇、杨碧青、柳三升、金竹庵、白桂林、假元宝、萍水相逢、龙王嫁女、淑妻教夫、三对鸳鸯、霞莲补乞、弄假成真、父子双状元、三婿争妻、路遥知马力、土地送子、古老闹洞房、风流巡按、彭应林上下本、痴女风波、愿、鲁戏、目连戏上中下三本、弄大仙等,这些传统剧本是研究莆田木偶戏剧本的重要载体,是戏剧史的宝贵财富。

江东木偶戏音乐比大棚莆仙戏粗犷。唱腔类似朗诵,拖腔久而短。曲牌《皂罗袍》、《普贤歌》、《啄木儿》、《风入松》、《大且喜》、《八仙甘洲》、《梁州序》、《孔词》、《苏州歌》等曲牌,部分唱腔和莆仙戏同名而曲牌不同,部分曲牌在莆仙戏中也未曾发现。传统木偶戏曲牌也有大题360曲,小题800曲,也是“唐宋南戏活化石”。

根据江东提线木偶剧团的代代相传,清代以前剧团乐队一般为3人,分为掌锣,掌鼓和唢呐。鼓手兼管帮唱或提示,锣鼓的打法与莆仙戏相似,但“鼓点”、“鼓品”较少变化。抗战期间,增用拉弦、尺胡或四胡弦和弹拨乐器,如八角琴、三弦。上世纪五十年代,增用笛管。到八十年代还配有音响、喇叭扩音器、电子琴等。

根据《莆田县志》记载江东提线木偶戏无论在制作上,表演上,剧本创作上,对莆仙木偶戏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莆仙木偶戏艺术遗产是中国戏剧值得骄傲的艺术宝库,是福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根植于广大的人民土壤之中,经历了多少年代戏剧家、提线表演艺术家、民间艺人的艺术创作和演出实践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与时俱进,并继承和发展莆田木偶戏的艺术,所以莆田木偶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是莆仙源远流长的莆仙文化的载体。




下一篇:沟边傩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