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 > 荔城区

惠洋十音:莆田民间艺术

惠洋十音:莆田民间艺术

莆田素以“文献名邦”著称,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积淀丰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日前,黄石镇沟边村的九鲤灯舞和惠洋十音分别被收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至此,我市共有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九鲤灯舞民间艺人陈文水、陈金文以及惠洋十音民间艺人方元往、吴元林也被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千年余音缭绕——惠洋十音

当着装整齐古朴的老人们在你面前吹拉敲弹《古台序》《荔枝楼》《北台妆》等优美轻快的民乐时,仿佛把你带到梦幻般的江南风光中去……这就是惠洋十音。近日,记者慕名来到惠洋,感受这千年古音。

莆田的民间音乐古色古香,“十音”古称“十番”,是一种器乐、声乐和表演的综合艺术。这一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乡土韵味极浓,以黄石镇惠洋村的十音器乐演奏最为经典。惠洋十音是莆田十音的发源地,始于唐代,历经千年,在整个莆仙地区音乐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有“江南丝竹”的音乐艺术风格,又有北方粗犷的音乐特征,是“闽中雅乐”的缩影,是“太古遗音”、“南曲活化石”的遗存,也是莆仙地区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

“十音”在古代多为迎神赛会和婚丧喜庆时演奏,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经代代沿袭传承,至今保留一批传统古老的器乐和曲牌。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群众文娱活动。其演奏技巧和艺术是我国古典音乐中的一朵奇葩。

根据史料记载:莆田十音“集盛唐古典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称之为中华民间音乐艺术的一大瑰宝。至今还流传着“后洋十音独占北辰宫首席”的故事,惠洋十音独占鳌头,“首席”的殊荣世袭相传。黄石镇惠洋重视十音演奏,至今仍沿袭古制,当作立村之本。

方元往,惠洋十音的第五代传人,十三岁起师承民国初著名民间十音演奏家方春杏,并在宗亲影响下,精通乐器演奏,原汁原味,及具有乡土音韵十音,尤其在笛子的吹法上有独特的技巧,他本人演奏十音至今50多年,对惠洋十音中演奏的拉、弹、吹等器乐,如:笛、胡、韵锣等有较深造诣,单奏技术全面,曲牌熟悉,尤其在笛子的吹法上有独特的技巧。

他告诉记者,黄石镇惠洋十音源于唐,形成于宋,盛于明清,延伸至近代,已有千余年历史。演奏时,弓法齐整,音色甜美,韵律明快。气氛热烈,既有江南丝竹音乐的风格,又有北方粗犷的音乐特征。使用器乐独特,有:四胡、尺胡、老胡、单弦、八角琴、单弦小三弦、飘笛等。独特的主奏乐器四胡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

十音演奏种类繁多,曲目丰富,可分为十音演奏、十音八乐、组合演奏三种类型。由于莆仙语系独特,十音曲牌繁多,乡土韵味浓郁,据记载,曲目有大牌360题、小牌720题之称,广泛应用于十音、八乐、大鼓吹、提线木偶、莆仙戏曲演奏中。十音演奏应用广泛,它几乎渗透在莆田社会活动及群众生活的各个领域。首先是民俗活动,其次是婚娶、寿诞、新屋落成、节日庆贺等,现在各种会庆活动、赛事活动、商贸开业、项目成立、文娱晚会等也都会邀请十音参加演奏。

据了解,惠洋十音在长期的佛、道、儒信仰及礼俗活动中,根据活动不同阶段的内容进行演奏,形成了成套乐曲,既有唐代宫廷歌舞的继承,也有对教乐、民歌、民间小调的吸收,又有从戏曲、木偶戏、南戏等曲艺、乐曲中引进,具有曲目多源性;它的类别繁多,品种齐全,而且拥有近两千首的曲牌,具有曲目丰富性;莆仙语系属全国特有语言,流传的十音、八乐、戏曲等只有在莆仙两地所遗传,具有稀有性。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日渐提高,对十音演奏的兴趣愈来愈淡漠,对古老的十音乐器重视不够。而且十音演奏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传统民俗日益淡化,传统节日逐步为现代节日代替;一些颇有造诣的十音能手,因年事高,退出舞台,有些绝技难以被传承,年轻演奏乐手技艺尚未成熟,不能独挡一面,处于青黄不接状况等因素,使十音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日渐突出。

一些乐手改行,而且参加演奏活动的机会也愈来愈少,如有演奏活动,也是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十分少见。十音发展举步维艰,濒临状况日渐突出。

因此,做好惠洋十音进行发掘、抢救和保护,对丰富和完善莆仙音乐和中国音乐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更好地保护这一千年古音,惠洋当地的老文艺工作者每年的暑假,在黄石后洋片的惠上村和惠下村中,把年纪在8-15岁之间的男女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少年十音演奏队,利用节假日对他们进行免费培训,既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又使这一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得到发扬。从根本上解决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等难题。

经过老艺人们的精心培训,现在这个少年十音演奏队已能够独立演奏“十音八乐”了。“我现在要好好学习十音,将来像爷爷师傅他们一样,为保护和传承我们惠洋十音尽自己的一份力。”方玉亭一个11岁的小姑娘,别看她年龄小才学艺3年多,说起话来和演奏十音那可是一点也不含糊。

“为了下一代,要把这些传统的东西做好。”吴元林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惠洋十音的第七代传人,不但精通十音乐器演奏,而且还能制作各种十音乐器。

从事十音演奏40多年,对打、拉、弹等器乐,如四胡、尺胡、三弦、八角琴、老胡、韵锣等有较深造诣,单奏技术全面,曲牌熟悉,并能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全部十音乐器。如今他又积极投入各项民间民俗活动演奏及传授十音技艺,无私培养下一代。




下一篇:龙岩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