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淄博 > 临淄区

鹧鸪戏

鹧鸪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鹧鸪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鹧鸪戏是山东省稀有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鹧鸪指的是一种鸟,其叫声婉转悠扬,鹧鸪戏是模仿鹧鸪鸟的叫声而表演的一种剧种,其演唱特点是在每句的唱腔中加入似鹧鸪鸣叫一样的拖音,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匀板、亲家斗调、悲、刨等15个曲牌。有《胭脂》、《龙宝寺》、《采茶案》、《粉红江》、《五凤岭》、《太公传》等50余部剧本。音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并有一种特殊的乐器叫鹧鸪胡。

2000年4月,中国稀有剧种鹧鸪戏研讨会在上河头村召开。省、市业内人士6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期间,鹧鸪剧团选出经典剧目进行了演出,博得了各级领导及戏剧行家的好评,中央电视台十一台曾播放该团演出的剧目。山东省戏剧创作室原主任邓晓川亲临观摩指导,并欣然提笔写下了“鹧鸪声腔醉八仙,交口传唱数百年,梨园丛中独一秀,今逢盛世更红艳”的赞誉。

鹧鸪本来是一种鸟,叫声婉转悠扬。鹧鸪戏就是模仿鹧鸪鸟的叫声而表演的一种民间稀有剧种,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0年4月20日,全国稀有剧种鹧鸪戏研讨会在鹧鸪戏的起源地——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的上河村召开。2006年12月,鹧鸪戏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6月1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19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鹧鸪戏榜上有名。

据崂山碑志载:清乾隆年间,有带发尼姑在崂山云海庵出家。在长期的修行中,从鹧鸪鸟的鸣叫中悟出了一种声腔,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众人听后交口称赞,在传唱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鹧鸪调——鹧鸪戏的雏形。为了将鹧鸪戏传承下来,该尼姑来到孙家庄(该庄后改名为上河村),每天在槐荫树下传授此戏。孙兆初及当时的部分村民即成为第一代传人。

后来的鹧鸪戏传人继承了前代艺人的唱腔和表演形式,进一步更新了服装,增加了演出道具,使鹧鸪戏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戏种,到第四代班主孙继康时达到高峰。与淄博五音戏被并称为“姊妹剧”。新中国成立以后,鹧鸪戏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才艺俱佳的演员。到第7代传人时,重新创作和排演了十本连台戏《姜太公》等。

鹧鸪戏的服装、化妆、表演形式、念白等既有地方特色,又吸取了京剧精华。音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鹧鸪戏有15个曲牌,主要剧目有《胭脂》《采茶案》《太公传》等50余部。鹧鸪戏的每一句唱腔的中间都带有拖腔,拖腔有悲调也有喜调,如同鹧鸪鸣叫,十分婉转动听。鹧鸪戏最初唱的是民间小调,后来发展成小戏种,内容以小戏为主,后来吸收了京剧等大戏的精华以后,开始排演《穆桂英征南》《太公传》等大戏,成为独具风格的品牌戏种。

鹧鸪戏的鹧鸪戏是非常贴近其流传地域环境的一个戏种,保持了原始自然的本色,起源于自然声音的鹧鸪戏,与京剧精华的密切融合,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戏种,对研究中国音乐、戏曲、方言、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2000年,淄博市鹧鸪剧团成立。目前,该剧团年轻演员缺乏,老演员心有余而力不足,亟待传承与发展。




下一篇:凤阳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