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金牛麻花源自于南北朝时期,是人们从炸“绞子”中得到启发,到唐宋时期就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鄂东南地区传统特产之一,深受广大市民青睐的“绞子”。
金牛麻花是一种风味小吃,北方称为油绳,南方叫麻花,大冶则俗称之为“绞条(大冶话读作‘搞条’)”,金牛则是按照老话叫“绞子jiǎozi”。
“绞条”,顾名思义就是把发好的面粉手工搓成小面条,几根小面条像编绳子似的绞缠纠合在一起,做成大的绞条后再放进油锅里炸,直到“绞条”自动浮出油面,色泽慢慢转黄,捞起来略加晾放,就可以食用的美食。
金牛麻花源自于南北朝时期,是人们从炸“绞子”中得到启发,到唐宋时期就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金牛镇曾最有名的作坊即“柯兆泰”,之后有“柯洪兴、刘福源”两家作坊,武昌县志记载:光绪十一年(1885年)有麻花,解放后,金牛镇制作麻花的大小店铺发展到20余家,制作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多,如今的金牛麻花按照祖传配方,以手工精制而成。
麻花的制作过程:精制小麦粉,水、矾、碱盐适量,手和面至均匀,不发面(不发酵)放15分钟左右,加少许芝麻菜油或者色拉油揉搓均匀,莱刀切成2指大小的条状(胚子)备用,然后拿胚子搓成2030厘米长条,两头相捏翻花即可,油温烧至冒青烟,大概180度左右,切不可过高,菜油、色拉油均可,放原料下锅炸,(一般可放2一3斤原料)期间用长竹筷翻动,便其受热均匀,15分钟左右,炸至金黄色起锅,油漏捞起冷却,称重装袋即可。卖货郎的吆喝有:“糖麻花、盐麻花、馓子枯麻花、金牛酥麻花”,声调高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