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塔的传说,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珍珠塔传说以同里为中心,逐渐传播到周边的松陵、金家坝、北库、黎里、莘塔、平望和盛泽等乡镇;而后扩展到苏州、无锡、常州以及上海朱家角、青浦和浙江嘉善、嘉兴、湖州、杭州等地。
同里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四面环湖,河流如网,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尤多名家盛族,儒绅大夫,彬彬辈出”。
传说同里镇有个陈御史,原配夫人过世后续娶了方氏。方氏娘家在同里湖东面小湘村,不是官家出身,嫁到陈家,算是高攀了。后生有一女,名唤翠娥。方氏有个侄子,名叫方卿,家道虽贫,但刻苦攻读,极有文才。陈御史做五十大寿,各路亲朋好友都来祝寿送礼。方卿也去拜寿,姑母见他衣衫破旧,有失娘家面子,遂不认他这个侄儿。经方卿再三哀求,姑母才认下侄儿。方卿要上京赶考,向姑母借些银子,姑母非但不借,还将方卿奚落一番。方卿受姑母羞辱后,无心酒宴,便从后花园逃回家去。表姐陈翠娥知道方卿家穷,送他一包“干点心”。这“干点心”就是珍珠塔。三年后,方卿得中状元,乔装改扮来到姑母家,并以唱曲道情试探,望其幡然醒悟。姑母先是本性难移,后又羞愧难当,终于姑侄冰释前嫌。
除此之外,还衍化出《九松亭作媒定婚》、《强盗肚里发善心》、《顶香盘》《方卿呒不爷》等故事。
珍珠塔传说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与百姓生活十分贴近,影响极大,被改编成弹词、上海滩簧和“常锡文戏”,后又改编成越剧、黄梅戏和淮剧等,还有宣卷《珍珠塔》、山歌《十二月花名珍珠塔》等,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珍珠塔传说,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由于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寓教于乐,起到了良好的道德教化功效。
传说中的许多人与事,历史上都曾有过,如陈御史就确有其人。据志书记载,明代御史陈王道(1526—1576),字孟甫,老家即在同里。他家门前石牌坊上刻有“大明万历庚辰(1580)南京道监察御史陈王道立”字样。陈王道死后,即葬于同里箕托圩。《陈氏家谱》中也记有继室夫人姓方,有一女。珍珠塔传说中“九松亭”、“白云庵”等,在同里均有遗迹,并留有陈御史的古宅。二十世纪初,在陈氏旧物中还发现嫁女妆奁簿,记有“珍珠宝塔一座”。在史书上记载极为简洁的人与事,如何经数百年演绎、加工而成为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具有文艺学研究的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