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金坛区

金坛景泰蓝

金坛景泰蓝
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坛景泰蓝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坛景泰蓝,常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景泰蓝制品,也称铜珐琅工艺,是一个具有民族风格和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品种。此工艺于明代景泰年间就在北方盛行,因使用的釉色以蓝为主,故称之为景泰蓝。清宣统二年,金坛白塔后村人邹兆林,只身前往北京景泰蓝行业谋生,拜师学艺。新中国成立前夕,邹兆林辗转漂泊上海带徒传艺,声名很高。抗美援朝时邹兆林根据上级要求,带徒用景泰蓝承制了一批抗美援朝的立功奖章,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表扬。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邹兆林回到家乡金坛继续带徒授艺,从事景泰蓝制品业,并经金坛白塔的谢雪根等为徒将这一传统艺术传承下来。

自上世1970年代起,金坛景泰蓝制作业在白塔和五叶等地衍生出了一批家庭作坊和企业群体。最兴盛时,仅白塔和五叶两乡的景泰蓝工艺品企业就有20多家,从业人员1000人左右。现主要生产作坊在金坛西城的白塔等地。

金坛的景泰蓝最初虽由北方移入,但经历代传承发展至今,在风格和工艺上却有独特之处,如北方的景泰蓝以制大、中件为主,风格粗犷古朴;而金坛景泰蓝则以制中、小件为主,造型活泼玲珑且品种繁多。金坛景泰蓝的神奇之处,在于其应用传统工艺却能设计、制作出符合当代审美情趣的装饰画,其作品和制品更具选择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其采用传统掐丝珐琅工艺制作的平面装饰画,既蕴含着掐丝珐琅品原有的艺术美感,又博采众长,汲取了其他画种的工艺及艺术元素。

金坛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复杂、精细,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高,基本为纯手工制作。每一件成功的景泰蓝制品,须经过制版、制胎、焊接、掐丝、焊丝、点蓝、烧蓝、磨蓝、抛光、镀金等十多道工序,具有明显的耐酸碱、永不变形、永不褪色的特点。

以民间手工艺人谢月清等为代表的金坛景泰蓝传承群体,经40多年的不懈努力,使这门民间工艺美术得到了传承发展和发扬光大,其所经营的月新景泰蓝制品有限公司现已积累徽章、奖牌、饰物、玩具、俏像、动物、餐具、烟缸、纪念品及佛教品等10多个系列数百种制品,远销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罗马尼亚以及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下一篇:铜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