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威海 > 乳山市

乳山小秧歌

乳山小秧歌

小秧歌是乳山境内的民俗整理者为对应大秧歌一词而设定的。把过去叫杂耍的一些民间娱乐项目,一部分归类到小秧歌范畴中,一部分归类到杂技中去。

秧歌起源时间上,民间有“周朝秧歌唐朝戏”的说法,但从上古神话等典籍中看,秧歌起源显然早于周朝;起源事因上,源于劳动这是无可争议的。古人用字相当较真,秧歌就是与插秧等农事有关,后来融入了抗洪、战争诸多元素。明清以来,高跷、地蹦、舞龙、舞狮、旱船、花车、赶脚、打杈、花棍、龙灯、荷花灯、跑黑驴、小放牛、伞鼓舞、虎牛斗、独竿桥、撮擂子、花鞭鼓、摇葫芦、渔夫与樵夫、唐僧师徒取经、猪八戒背媳妇、大头和尚嬉柳翠等秧歌艺术形式,都在乳山地区出现过,“一村一品”耍小场、单项独立地演出。

秧歌流派分类上,林林总总,很难用统一的标准界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代代秧歌艺人,兼容并蓄、逐步丰满,完善了地域风格。比如,大秧歌集体闹场(走阵势),整个阵形有二龙吐须、龙摆尾、剪子股、卷菜心、盘玉柱、八卦阵、竹篮开花、勾心斗、九旗阵、跳龙门、四连环等,演员舞姿如踏步、扑步、颤步、纵跳步、走场、跑场、踉跄、吸腿、翻跟头、叠罗汉、鹞子打腿、水底捞月等,手势表达如甩、捅、点、抖、杨柳、单臂花、交替花、蝴蝶花等,小秧歌也在借鉴使用。常见的小秧歌:

锢漏匠和王大娘——故事原框架是说玉帝有个女儿,名字叫旱魃,她私自下凡,附体王大娘。锢漏匠是南天门土地老爷的化身,他受玉帝指派到凡间捉拿旱魃。秧歌表现二人相遇后机智周旋和戏逗打闹的情节。

丑婆子和傻小子——纯粹是为了滑稽风趣而耍活宝。表演者要根据现场气氛装疯卖傻、忸怩装嗔、取悦观众,以能让人发笑为主要目的。

货郎和翠花扭捏——是说乡间货郎到村送货,村里姑娘翠花来选货,二人既谈货论价、为己着想,又互相爱慕、彼此关怀,表现了十足的人情味和生活趣味。

舞火龙——火龙的龙头道具很大,能喷火焰;龙身九节,每节0.8米至0.9米,节箱内有蜡烛(烛座为吊式的,起舞时能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保持蜡头朝上,现改用直流电);节与节之间,有1.5米至2米的绳索相连;龙尾修长,很有韵律;整个龙长28米至30米。所有部位,都是用杆子擎着舞动的。前面有一位擎珠人,是领舞者,用龙珠引领全龙舞动。一条龙舞蹈起来,至少要16人高度协调才能完成。喷火的时候,是擎珠人和龙首舞者配合完成的。单条火龙起舞,就足够让人震撼的了,如果是二龙戏珠、五龙拜月、九龙朝阳,大家可以想象得到是何等壮观、何等热闹。

传统小秧歌还有跑旱船、耍龙灯、骑黑驴、踩高跷、舞狮子、唐僧师徒取经、猪八戒背媳妇等,见字晓义,不做过多介绍。小秧歌可以独立演出,也充当大秧歌后面的自由舞部分。

信息来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下一篇:乳山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