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环县

环县社火亭子

环县社火亭子

环县自从有了社火便有了亭子,原来称为“高台”,由四个人抬木头架(类似轿子)木头架上方放上磨扇,磨扇中间的孔里插上亭架。解放后,尤其是农业社里有了手扶拖拉机,“亭子”也由人抬转为车拉,手扶拖拉机后是四轮拖拉机、三轮车,当然车上拉上的是碌轴,碌碡的中心插上亭架。由于亭子在社火表演是主要用于上街-,供人们观看,所以人们在装亭子时尽量出奇、出新,人物、故事情节尽量生动完整。所以装亭子时都要尽量注意保密,尤其是亭架的设计,人物与架子的结合一般不能让外人看清楚,不然就没意思了,类似于魔术。亭子是将传统戏剧里某一场面(或)片断的人物、道具和场景进行设计,再制作亭架,架子上站有小孩扮作的各种人物。由于亭架较高,加之各种奇特新颖的造型,人物又是真人,所以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巨大的观赏兴趣和热情。其特点:1.一般高度较高,所有人都能一目了然,特别适合社火踩街-,为节日能增添无穷的乐趣;2.因取于某个故事情节往往能让人觉得是一幅生动的立体故事画,内容较充实;3.因亭子四周用布幔住,人物(小孩)又穿着古装,不但栩栩如生,亭架的很多焊接、组合人是看不到的,所以对此产生神秘感,加之艺人们总在想方设法变花样,出奇出新,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造型和动作(如刀尖上站人)常常给人以美的享受;4.因人物是真人装扮(均为5-10岁的小孩),既高又悬,与杂技魔术毫无两样,所以使人们感到新奇和奇妙。亭子的大多造型是老艺人流传下来的,也有一部分是现在的艺人设计创作的。主要有《李彦贵卖水》、《保皇嫂》、《白蛇传》、《牛郎织女》、《盗芭蕉扇》、《西游记》、《借伞》、《斩蔡阳》、《游西湖》、《桃园三结义》及现代题材的《白毛女》、《计划生育好》等20种,这些故事虽都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但它装在亭子上却能体现了很多技巧:一是奇特巧妙的造型;二是既高又悬、让人不可思议的装亭子技巧。

信息来源:中共环县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下一篇:环县黄酒酿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