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庆阳市民俗文化

庆阳市十大民俗文化

环县道情皮影戏
  环县隶属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人口34万。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陇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诞生了“环县道情皮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已有千年历史。历经沧桑,形成了环县独特的道情皮影戏。经清末“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等一代人的改革创新,使其更加完善。它与当地人民的习俗信仰水0融,形成了以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华池、庆城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等县在内区域的播布现状。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优美独特的道情音乐唱腔和精湛的皮影制作及表演上。戏班演出时,前台一人挑杆表演,并承担所有角色的坐唱念白,后台四五人伴奏并“嘛簧”,一唱众和,粗犷高亢,独具风格。道情音乐……[详细]
窑洞营造技艺
  董志塬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为营造窑洞提供了先决条件,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公刘十多代人曾在这里挖窑洞,建村落,教民稼穑,开创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先河,《诗经》称“陶复陶穴”。窑洞营造简单,省工省料,无须砖瓦,多在塬边、沟边及山崖下挖制,不占用地表土地,可谓是最省钱、最省地、最环保的民居建筑形式,陇东居民在80年代之前的主要居住形式也是窑洞。营造窑洞在当时也算是一种副业,干这一行的通常称之为“窑匠”。“窑匠”所干的活主要为掘崖面、挖窑、箍窑等,崖面通常为10-20米左右,将崖面掘好后可处理成水波浪、一镢倒、乱镢子等多种纹样,窑洞挖好毛筒子后,定线剔削、砌窑肩,土质不好的崖面所挖的窑洞还需要箍,窑洞开一门一窗和一高窗,门窗和高窗便于上下空气对流和采光,也可随时关闭保暖。……[详细]
庆阳唢呐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位于陕、甘、宁交界地带,是庆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西与庆阳市的合水县、镇原县接壤,南北与宁县、环县、华池、庆城县毗邻。庆阳西峰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吹打乐,也称鼓吹乐,经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传承至今,以其为数众多的曲牌、庞大的演奏队伍、丰富的民俗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成为我国民间音乐中一个独特的乐种。它以西峰为中心,分布在周边庆城县、环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及镇原县部分乡镇。仅西峰区就有唢呐班社31个,从业人员286名。该乐种的表演形式有“大件”组合与“小件”组合两种。一般乐手都能掌握两件以上乐器,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可随意调动。庆阳唢呐曲牌丰富,韵味质朴,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经普查后采录的传统乐曲有一千二百余首,编入《庆阳地区民间器乐集成》的达496首,这些曲牌按源……[详细]
庆阳剪纸
  庆阳剪纸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继承了古老的民间艺术传统,其风格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并加以大胆夸张、自由装饰。在庆阳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又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在窗框、炕围、墙壁、门扇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剪纸花,把自己的居室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这些剪纸花,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窗上的叫窗花,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走进庆阳农舍,随处可见贴在墙壁上的剪纸花,有些已不再住人的窑洞房舍的窗框上、炕围上,被烟火熏得发黑的剪纸花依然牢牢地贴在那里。剪纸在庆阳,如同五谷杂粮一样必不可少,哪里有人住,哪里就有纸剪的花。剪纸,在庆阳成了农村妇女美化生活、抒发情感的精神依托。窗户、门扇、窑壁、……[详细]
环县窑洞民居文化
  环县属于黄土高原腹地,窑洞属于中国窑洞的陇东窑洞区。它起源于古猿人脱离巢居而“仿兽穴居”时期。后经上百万年的发展变化,由穴居变成独特的窑洞。窑洞的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四千年前,先祖们就利用黄土特殊的地质结构取穴构屋,建设窑洞村落,发展农牧业生产。远在夏商时期,周人先祖10多代人就生活在这里。他们挖建的土窑洞遍布全县山塬谷地,密密层层,窑洞村庄鳞次栉比。《诗经》称其为“陶复陶穴”,并有记载,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璮父就依穴居住,此穴就是窑洞之先驱。陶穴,即下沉式的地坑庄院;复穴,即坡崖半敞式庄院。西汉时,窑洞的造型发展和内部设置更适合人们居住,比如烟洞、灶台都很讲究,利风利烟,窑洞内不再被烟尘熏染。唐宋时期,窑洞种类增多。各个窑洞作用也有了分工,就一个窑洞家庭讲,有客屋窑、灶房窑、畜圈窑、放柴窑等……[详细]
窑洞民居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西峰黄土同整个黄土高原一样,是在地质年代的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形成的风成土状堆积物,已有约120万年。黄土层厚度一般为50至100米,最厚处可达200米。因黄土层深厚,土质密实,极适宜于挖洞建窑,数百年至千年不易倒塌。千百年来,窑洞一直是西峰人民的重要居所。窑洞类型很多,但按大类分基本上有三种:一是明庄窑洞;二是下沉式地坑院窑洞;三是箍窑。窑洞按用途细分还有很多。如为了防盗,在正面窑上面再打个小窑,名曰高窑;在窑内一侧再打个能藏东西的小窑名叫拐窑;若因窑小,在盘炕的地方再掘一小窑叫炕窑;为了躲避战乱,在庄附近另挖一长道深洞,叫地窨子。住家院落中的窑洞因用途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有客屋窑、厨窑、畜圈窑、柴草窑、粮窑、井窑、磨窑、车窑等等。窑洞是农民生活的摇篮。它对黄土高原人……[详细]
荷花舞
  西峰区是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享誉世界舞台、载入《20世纪中国民族舞蹈经典》的“荷花舞”就源千这里,庆阳也因此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荷花舞之乡”。“荷花舞”原名“云朵子”、“地游子”,又称“地飘儿”、“云影子”、“地云子”等,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叫“跑花灯”、“莲花灯”、“荷花舞”。源于周族的赛社祭祀活动,在巫文化的影响下变成一种“乞雨”的巫神活动。西峰区内庙宇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庙会或春节时,社火队都排演“云朵子”。它是民间社火中长期保留的娱乐节目。荷花舞集曲艺、音乐、纸扎、民间美术于一体,从“云朵子”、“云影子”、“莲花灯”等民俗观念酝酿成的这种民间舞蹈,不仅仅是西峰区域历史——中国农……[详细]
宁县炉齿馍
  宁县炉齿馍属于宁县一种特色小吃,因为经过特别工艺加工后,其形状酷似炉齿而得名。炉齿饼是一种古老的食品,其制作历史可以远溯于周代,当时的人们能够燔黍,即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现代的炉齿饼就是由燔黍演变来的。制作炉齿饼须用圆形平底铁锅,这样可以轻易的摆放小石子。焙烤用的小石头一般是在当地马莲河畔收集而来的,石质坚硬,导热性强,有利于面饼的受热均匀。制作时,首先要根据所需量选好的面粉和适量的食用油,把面和匀,加入酵母粉让其发酵,然后在面案上揉匀,使面团揉的劲道能拉着不断,再适量加入食用油继续揉面,直至和匀为止。同时,要选不裂、不破、不碎、形似豆粒大小的完好石子,用清水多次淘洗干净,炒热后倒入菜籽油量使之润滑。这时将发酵好的面团擀开,涂上油和小茴香,擀成长方形,用刀在当中依次顺长剺三下,铺……[详细]
宁州高跷
  “高跷”在本地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据传有500多年的历史,亦说有千年以上。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还有清人恩竹樵在他的《咏秧歌》诗中,对当时春节期间的踩高跷游艺活动也有描述:“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联曹。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遭。”此诗充分说明,高跷在清代已广泛在民间流传。宁州高跷则是在前人高跷表演的基础上依据本土的地方特色加以润色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关于高跷的传说相传,高跷是御敌取胜的高将军所创。有一年,高将军率兵攻打胡兵城池,而胡兵把护城河上的吊桥……[详细]
宁县剪纸
  在宁县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又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在窗框、炕围、墙壁、门窗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剪纸花,把自己的居室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这些剪纸花,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窗上叫窗花,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还有箱柜花、纸缸花、粮囤花、灯笼花;新婚窑里要贴“喜花”,馈赠的礼品上要贴礼花,祝寿礼品上要贴寿花,供品上装套花。著名民俗学家靳之林先生说:“庆阳剪纸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艺术学领域里,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课题。一幅传统的陇东民俗剪纸,不仅是一张剪纸,而是凝聚中华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结晶。”宁县剪纸,由来已久,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普及,用纸剪人影以代活人的剪纸艺术就开……[详细]

全部庆阳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