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太谷县民俗文化

太谷县十大民俗文化

太谷饼传统制作工艺
  太谷饼原名油甘饼,是以晋商故里太谷县名命名的名优食品,创始于清朝咸丰年间,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太谷饼传承了我国传统食品胡饼(由西域引进而来的一种烤制类食品)的制作技艺,精选特定的主辅料,配方考究,采用传统的发酵、和面、揉制手法以及特殊的烫面翻烤工艺制作而成。当地流传至今的口诀云:“临汾麦子白又筋,北路胡麻香半城,太谷家的打锣锤(即谷子),熬成米稀灵味浓,难得广西洋冰糖(即白糖),最好永济白芝麻。”太谷饼辅料重,主辅相当,民间流传一斤面粉需出二斤太谷饼(另有一斤辅料),否则就是假货。太谷饼生产工艺十分讲究,口传身教有五个不准,即“不准乱用料,不准少用料,不准多用料,不准乱了套,不准急火搞”。太谷饼表皮为茶黄色,并粘有脱皮的白芝麻仁,具有酥、软、香、甜的特点,即酥而不碎、甜而不腻、香甜可口……[详细]
太谷形意拳
  形意拳是流行于太谷及其周边地区,一个内外功兼备、单练对练齐全、实践理论皆有的大派拳种,长期练习可以强身健体。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神拳李老农(名飞羽,字能然)在太谷护院保镖时,首将祁县戴氏心意拳传入境内。其后十几年间,他与弟子车毅斋、贺运恒以及李广亨等经过反复实践,潜心研究,在心意拳基础上发展创编,并命名为“形意拳”。形意拳的内容包括形意基本功——三体式桩功;形意入门拳——十二路形意弹腿;基本拳法五行拳(劈为金、崩为木、钻为水、炮为火、横为土);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鼍、鸡、燕、鹞、鲐、蛇、鹰、熊);六合拳、进退连环、鸡形四把、八势拳、杂势锤、形意连拳等形意单练套路;五花炮、九拳、五踩六捶、五行炮、挨身炮、连环手、九套环、十二连捶、劈捶、十六把等形意对练套路,还有攻防要道、实用技法……[详细]
龟龄御酒传统制作技艺
  御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酒文化和皇室文化的集萃,是历代帝王为追求享乐和长寿,取珍奇名贵药材用陈年佳酿浸制提炼而成的珍贵酒品。明代方士邵元节创龟龄御酒进献嘉靖皇帝获赞,其弟子(山西太谷人)将“御酒”处方工艺带回晋地,托太谷西山底永生泉酒坊配酿生成“龟龄御酒”,传承至今。龟龄御酒的基酒采用清香型酒底,其特点是用粮纯正,为三粮三糠(三粮即高粱、大麦、豌豆,三糠即谷糠、麦糠、稻糠),水质取太谷凤凰山“神泉”水酿制,“神泉”水经国家地矿部鉴定为优质矿泉水,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等级为富矿级。原料及配方完整沿用清代御酒酿造成分,采标准地道野生药材进行挑选、加工、炮制,集珍奇名贵药材于一身。工艺流程是将选好炮制后的药材逐一加以粉碎、修合,再经夜露、日晒、水浴、升炼,佐以陈年名酒为基酒,采用手工方法,……[详细]
中药炮制技术(山西颐圣堂醋制药材)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药材的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色,也是去除毒性、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始建于西汉,历史悠久,文化商贸发达,是晋商发祥地之一。当地自然环境良好,水质清洁,富含多种矿物质。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并且有浓厚的中医药文化传统及制药产业。过去,由于太谷富户集中,生活骄奢,对医药的需求极为迫切,因此太谷医药行业适时而兴,早在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太谷城内兴隆巷开设的“颐圣堂”医馆(兼药店)(黄河中药前身),由于医术高明,又有配药的方便,“颐圣堂”盛名日益远播。久负盛名的清宫圣药“龟龄集”和“定坤丹”出产于太谷。此类名药,都具有神秘而有特色的炮制方法,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的中药炮制文化。清乾隆年间著名的医馆药行有颐圣……[详细]
太谷砖雕
  晋派砖雕是流行于山西晋中太谷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建筑物装饰构件雕刻技艺。太谷县历史悠久,据“白白燕遗址”发掘的地下实物佐证,当地早在约四千多年前就有了烧窑历史,境内乌马河、象峪河等众多河流,为太谷沉淀了优质丰厚的砖雕烧制土壤。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太谷及其周边造房、建庙蔚然成风,影壁、脊领、墀头、门楼、花墙等砖雕需求集增,促使当地砖雕产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并涌现出许多技艺高超的砖雕匠人,他们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将晋派砖雕技艺传承、发展至今。传统的晋派砖雕制作工艺分“窑前雕”和“窑后雕”两类。窑前雕主要工序有选土、冻土、筛土、浸泡、过滤、练泥、醒泥、脱坯、打稿、打坯、出细、阴干、装窑、封窑、焙烧、窨水、出窑、打磨、修补、编号、浸砖、拼接安装、过浆、打磨等;而窑后雕首先要烧制出青砖,……[详细]
  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是我国产生最早且保存完好的中药复方升炼剂制作技艺,是我国中成药宝库中最珍贵的技艺之一。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的中医学原理源于道臧丹经和黄帝内经,其处方出自明代嘉靖年间。相传,嘉靖帝即位后,颁发诏书广集长生不老药,方士邵元节和陶仲文从《云笈七笺》“老君益寿散”中取长补短,并采用炉鼎升炼技术,制成了号称可以长生不老的“仙药”,献给皇上,嘉靖帝服用后,效果显著,亲赐药名“龟龄集”,以示服用此药可以获得像千年神龟那样的高龄。龟龄集处方严谨、配方珍奇、炮制奥妙、工艺独特。首先,原料来自天然动植物,精选人参、鹿茸、海马、雀脑、地黄、苁蓉、枸杞、淫羊藿等二十八种珍贵药材,应合二十八星宿;第二,制作技艺别具一格,依据传统医学“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整体观念,在整个升炼过程中,极其巧妙地融汇……[详细]
  定坤丹又名“定坤丸”,是妇科传统名药。乾隆四年(1739)已列为“宫帏圣药”的定坤丹传统制作工艺被时任清宫监察御使的孙廷夔(山西太谷人)带回太谷,流传至今。200余年来,定坤丹一直延用传统手工制丸技术推丸模、挂蜡,熟地等药材的炮制也采用古法技艺,这在全国中医药生产行业中是独有的。定坤丹处方奇妙,配伍得宜,入药29味,融汇了中医药之大成,具有理气、健脾、补血、止血、镇痛、强壮等奇特功效,是传统妇科医药综合制剂中的的一大珍品。其制作技艺属于“古方所未备,珍秘而不传”的国家级保密处方。定坤丹是我国妇科药中的一大珍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无价财富,研究和保护古代医学研究成果有助于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详细]
  绞活龙是太谷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代表性传统体育项目,很受群众欢迎,主要在山西省太谷县一带流传。活动时间一般为每年的腊月三十晚到二月初二“龙抬头”期间,一般在夜间表演。绞活龙场面宏大,技术复杂,编排有序,热闹非凡。在明快的乐曲声中,既有空中的小龙戏珠,又有地上的老龙滚动飞舞,老龙和小龙时而摇头摆尾戏弄彩珠,时而上下翻腾,做出“上天入海”等种种动作。最后,两条龙双双从口中喷出凌空四溅的烟花,同时地上放开“锅子火”,火焰腾空而起,五彩光茫齐射,加上锣鼓助兴,将绞活龙表演推向高潮。绞活龙与一般舞龙灯不同,绞耍技术要求严,动感强,极具观赏性。操作绞耍者需几十个人经较长时间演练,方能配合默契、动作协调,使空中的长龙和地上的老龙有节奏地相互交织,上 旋,达到活灵活现的表演效果。现今,太谷的绞活龙在技术和装置上……[详细]
  安宫牛黄丸是太谷“广誉远”的传统特色药品。光绪十一年(1885),“广升远”(“广誉远”前身)对成药生产大力改革,延聘当时祁县“裕丰堂”名医吕振音、高丕明,通过旧品进行改良,研制富含自身特色的传统药物安宫牛黄丸,因其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作用显著,一时声名大振,广为流传至今。安宫牛黄丸处方由牛黄、郁金、水牛角浓缩粉、黄连、朱砂、栀子、- 、黄芩、珍珠、冰片、麝香11味药物组成。制作时需将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朱砂、- 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连、黄芩、栀子、郁金粉碎成细粉;再将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包金衣,即得。安宫牛黄丸属于中医方剂的开窍剂,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中医将其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凉开(温病)三宝”,并奉……[详细]
  吴氏祖传中医起源于浙江吴县,明朝洪武年间传到太谷,历经25代,融合了中国南北方的中医药理论,其妇科诊疗方法堪称一绝。明洪武六年(1374),吴氏中医第十世传人吴汗许为了躲辟战乱,从吴县迁至太谷县贯家堡村,随即也将吴氏祖传中医及众多祖传药方带入晋地。经过世代传承,吴氏后人不断融合了一些地方妇科诊疗方法,逐渐成为当地治疗妇科疾病的中医名家。吴氏第二十代传人吴华亭对其家族医术的传承至关重要,他在吴氏祖传中医的基础上,大量收集、整理古今秘方、民间验方,又根据祖传药方,自创了许多新方,尤其在男女不孕不育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吴华亭之子吴连文继承祖业,在中医辨证施治、鉴定药材真伪和中药炮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妇科领域颇有建树。吴氏祖传中医在妇女不孕不育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用汤药、丸药、……[详细]

全部太谷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