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太原市 > 迎泽区民俗文化

迎泽区十大民俗文化

中医养生(药膳八珍汤)
  药膳八珍汤俗名“头脑”、“长寿汤”、“益母汤”,是我国中医“医药同源”和“治未病”强调保健滋补理念指导下不可多得的一种药膳清真食品,由傅山先生于明崇祯年间研创,在太原地区已传承了370多年,是一道独具特色的地方名吃。傅山是我国一代名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行医治病过程中,他将中医治病、祛病、防病的机理与营养学中食防、食养、食疗相结合研创出了药膳养生食品——“八珍汤”。“八珍汤”严格按照备料全、选料精的要求,精选成块的肥嫩羊肉等八种食材和中草药为原料,经过清洗、净肉、加辅料煮炖、出锅晾存等工序将肉煮熟,同时将诸种辅料严格按照既定方法或煨、或腌、或煮、或蒸做好,然后将上述材料按照既定的程序、比例混合,上火熬煮,并加入黄酒调制而成。其主要成分有黄芪、良姜、长山药、莲藕、肥羊肉、黄酒、煨面、腌韭菜……[详细]
太原高跷
  庙前高跷主要流传于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附近,演出时间为每年阴历的正月、二月二、五月十三(伽蓝菩萨圣诞日,俗称关老爷磨刀日)、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等,约于清康乾时期兴起,属中跷类。庙前高跷演出剧目以晋剧的某些唱段或情节为主,扮演人物繁杂,以生动轻快、文华细腻的文跷见长,多用唱、念、扭、摆、舞、逗、颠、蹦等形式进行表现,也不乏武跷威武刚劲的表演。常见单体表演有锦鸡独立、苏秦背剑、怀中抱月、蝎子倒钩、打蹲子、跌八叉、磕跷腿、鹞子翻身、风摆菏叶等;手头道具表演有挥扇、抡棍、挑担、打棒、舞剑、垂钓、甩袖、抖马鞭、耍烟袋等;群体组合有扑彩蝶、叠罗汉、编骆驼、攀杠子(上扁担)等;惊险表演有珍珠倒卷帘、鲤鱼跳龙门(跳越三层高凳障碍)、过(斜坡)独木桥、过天桥等。伴奏音乐为社火锣鼓(花鼓、铴锣、小钹等)……[详细]
  龙须拉面和刀削面是山西传统面食,龙须拉面和刀削面的制作不仅包含着独特的手工技艺,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山西面食文化内涵,其制作技艺更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具有观赏性和审美价值。2008年,山西省申报的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龙须拉面”是流行于山西太原一带的汉族传统面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驰名中外。龙须拉面原是宫廷的一种食品,后传到民间。传说“龙须”是古代皇帝的赐名;也可能因为这种拉面细如须发,不绝如缕而得名;还由于押面姿势优美,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入口香软可口,故而得此名。龙须拉面配料精细,制作讲究,其制作方法过去曾被认为是绝招,秘而不传。龙须拉面制作的工艺流程是:和面→饧面→加拉面剂折搋面→溜条→下剂→拉面→煮面。在山西,人们寿诞生辰,……[详细]

全部迎泽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