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 > 盱眙县民俗文化

盱眙县十大民俗文化

盱眙面塑
  面塑,淮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历史沿革与分布面塑艺术源远流长,据文献资科记载,汉代早已有面塑存在了。宋代《梦粱录》中记载了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的习俗。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0 土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清代,出现了以做面人为生的手艺人,到了今天,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存着面人制作的手艺和习俗,盱眙县的面塑技艺传承亦较好。基本内容与特点面塑一般分为观赏的面塑和食用的面花(或叫礼馍)。用于观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详细]
木雕壁挂
  木雕壁挂,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历史渊源我国的木雕艺术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那时就有了不少初具雏型的工艺品。战国时期,木雕已由商代用于制陶工艺中的简单刻纹和雕花板的阴刻,发展到立体圆雕工艺。汉代动物木雕用整木雕制,将中国木雕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唐宋时期,木雕工艺日趋完美。明清木雕则是中国古典木雕艺术成熟的时代,作品十分丰富,除了动物,还有人物。清末时,外来木雕工艺师将木雕技艺带入盱眙境内并一直流传至今。内容及特点盱眙的木雕壁挂材料大多使用硬杂木及松木。红木、紫檀、花梨木、枣木等则为上等基料。工具主要有凿、锯、锉刀、钻等。凿子为镂空使用,有平口凿、斜口凿、半圆……[详细]
  泗州调,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历史渊源在淮安,泗州调主要流布于盱眙一带。泗州调据传是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公元1796年),海州一带的邱、葛、张三位老农热爱民间音乐,将海州一带流行的两种小调“太平调”和“猎户腔”进行收集整理,不断加工打磨,编出具有简单人物故事情节的新曲进行演唱,由于唱腔优美,听者茶饭不思,好像魂被拉去,此曲调被人称为“拉魂腔”。后因连年灾荒,张姓老人在海州一代串门演唱,发展为淮海戏。葛姓老人流浪于苏北、鲁南一带,发展为柳琴戏。而邱姓老人则流落到泗州(今盱眙境内)一带传艺卖唱,后演变为“泗州调”。内容及特点泗州调是由民间说唱形式逐渐发展……[详细]
  花鼓伞,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历史渊源及分布“花鼓伞”,亦称“花鼓灯”,是流布于淮河流域一种以舞蹈为主的综合表演艺术。在淮安主要分布在盱眙县官滩镇等地区,受安徽凤阳花鼓影响较大,但风格迥异,表演程式亦相差很远,所用曲调亦多以本地民歌小调为主。相传,花鼓灯起源于夏代,大禹娶了涂山氏女儿女娇为妻,新婚不久,大禹便离家治水。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过家门不入,女娇十分想念丈夫,每天抱着儿子启站在山坡上向着远方眺望,祈盼丈夫治水成功,早日归来。由于她望夫心切,精诚所至,化成一块巨石,人称“望夫石”,也叫“启母石”。为了纪念大禹和女娇,人们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详细]
  龙舞,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龙舞,又称耍龙灯或舞龙灯,清末民初时传入淮安地区,现淮安盱眙等地都有流传。龙舞的道具为龙灯,以竹为料,用铅丝将竹篾扎制成圈,圈圈交错连环,再用4根长绳将竹圈连接成串,外蒙黑、黄或白色布围。用竹篾扎一球体,安上把柄称“龙珠”或“绣球”,盱眙地区龙灯长度为11节或13节,约10米左右。表演者为9人、13人或19人。表演时,一人持“龙珠”在前舞蹈,舞龙者在龙头的带领下,跟随“龙珠”变换动作,上下舞动,左右盘旋。表演动作有“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旁边有鼓、锣、钹等乐器伴奏。龙舞一般在庙会、节会及大型庆典活……[详细]
  团团会,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团团会主要流布于盱眙县南部仇集乡一带,由安徽省安庆传入盱眙。相传团团会的形成,是因为秦统一六国时的一次重大胜利后,秦始皇大喜,命宫廷内外同起歌舞为统兵大将庆贺,当时就有几名侍从(武士)跳着欢快的舞蹈,围着将军团团转。宫廷艺人看到此景,随之记下并流传至民间,经民间艺人加工修饰,演变为“团团会”,用于祈求天神,以保平安。团团会初始为三人表演,一人扮演老婆子,另外两人分别为大婆和小婆,老婆子是领舞的,本地人称为文鞑子,唱的多,舞的少,唱时和着鼓点,其他人边舞边敲鼓,颇有凤阳花鼓的感觉,后发展为五人七人不等。舞蹈动作丰富,主要有“执花鼓……[详细]
  盱城渔鼓,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历史渊源“盱城渔鼓”,又名端鼓,根据盱眙县盱城镇渔民村老艺人宋德书和贾国平的口述,盱城渔鼓在盛唐时期即已出现。相传唐太宗在梦游地府时许下了四个愿:一是刘金敬瓜,二是唐僧取经,三是穆良贞救母,四是举办水陆大会以超度亡灵。在举办水陆大会时,就有渔鼓的表演。当然,这只是民间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渔鼓是在“端鼓腔”(又名“端鼓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端鼓舞”源于满族人的“跳神”风俗,后来传到鲁南地区形成一种职业,从事这种职业的人被称为“神汉”。清末,山东一些神汉来到洪泽湖渔民中从事迷信活动,被渔民称为“水上童子”。他们一边手上敲着鱼皮……[详细]
  洪山腔,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洪山腔,清末民初时由安徽省来安县艺人逃荒沿途乞讨至盱眙传入,并传承至今。洪山腔由山歌、秧歌、民歌混合形成,唱腔优美,高亢有力,自由而奔放。有七言、十言的,每唱完一句伴有一阵锣鼓。曲调主要有洪山腔、阴司腔、风摆柳、慢赶牛、望郎来等。伴奏乐器为高胡、二胡、扬琴、琵琶、板鼓、大锣、堂锣、小锣和钹等。洪山腔的表演一般为男女二人,多的可达五人、七人、八人不等,如戏曲一样亦分行当,主要以小生和花旦为主。洪山腔表演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主要作品有:《十里送郎》、《六月望郎》、《张生买扇》、《十里亭》、《小二放牛》等。洪山腔,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详细]
  朱元璋传说传说渊源及流布情况“朱元璋传奇故事”主要流布于淮安市盱眙县及周边地区。朱元璋(公元1328年~1398年),原名朱重八,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少时家境困苦,放牛作工,相传放牛时数盱眙山头少数了自己脚下之山,而作了一首打油诗流传至今:“十个山,九个头,河水向东流;财主无三代,清官不到头”。后来朱元璋父母兄长因瘟疫过世,生活清苦,为求生存,便入皇觉寺当和尚,饱受欺凌后离寺游历,遍历人间疾苦。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 ,龙凤七年(公元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年号洪武,建立了大明王朝,也留下了众多的传奇故事。基本内容朱元璋丰富的传奇经历经世人的传颂,演化出……[详细]
10、锣鼓棚
  锣鼓棚,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锣鼓棚,清末民初时期由江南传入盱眙一带,江南称锣鼓亭,传入江北演变成锣鼓棚。锣鼓棚,长方形,形似花轿,四面装饰雕花木架,能拆能装,四角各悬一小宫灯,棚四周挂彩色缨络,棚顶以彩布绷起,顶插二十余盏不同形式彩灯,中间一盏“麒麟送子”灯。锣鼓棚的演出,一般棚内四人,棚外左右两侧各一人,棚前为乐队。演出可行进表演,亦可静态表演,分文武场,文场以吹奏乐器笙、箫、笛、唢呐及弹拨乐器月琴和三弦为主,武场以打击乐器如板鼓、堂鼓、麻锣、二锣、小锣和铜钹为主。演奏时,棚内四人敲打锣鼓,棚外左右两侧各一人敲小铜锣,棚前面乐队排两行,缓行敲打为武场,停……[详细]

全部盱眙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