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涟水县民俗文化

涟水县十大民俗文化

1、淮剧
淮剧
  淮剧,亦称江淮戏,起源于盐城、淮安等区域,流行于上海、江苏及安徽部分地区。淮剧是在苏北民间小戏香火戏的基础上,结合门叹词等民间说唱,于清末民初在上海徽班的影响下形成的传统戏剧形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项目。淮剧唱腔音乐以铿锵豪放、优美质朴著称,曲调包括【淮调】【拉调】【自由调】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淮安地区因方言原因,其【淮调】相比于盐城、建湖的语言声调【下河调】偏高稍硬,且更为粗犷高亢,形成了西路淮剧与东路淮剧的区别。淮剧生、旦、净、丑角色行当齐全,唱、念、做、打表演程式完备。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号称“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武戏则是西路淮剧的一大特色,武打技艺受徽剧影响较深,劈叉、倒立、乌龙搅柱等动作堪称一绝。传统剧目有《白虎堂》《十一郎》《武松》《寇准背靴》《……[详细]
蒋氏骨伤膏药
  膏药制作技艺(蒋氏骨伤膏药制作技艺、邱氏烫伤膏制作、徐州祛腐生肌膏医药、吴氏膏药)扩展涟水县、兴化市,徐州市,盐城市亭湖区蒋氏骨伤膏药制作技艺为清朝光绪年间十六年,安东(今淮安涟水)蒋玉成集多年所学,汇百家之长,潜心研究,独创的一种骨伤膏药制作技艺,以手法正骨结合膏药外敷治疗骨伤,历经五代,制作技艺不断传承,现主要流行于涟水县城区及周边地区。蒋氏骨伤膏药是外用敷贴传统黑膏药,专治跌打损伤,制作技艺严格按照选料、0 、熬炼、下丹、收膏、浸泡、摊涂等多道工艺制作而成。以血竭、马钱子、露蜂房、没药、乳香、细辛、土鳖虫、三七、当归、冰片、丹参、广丹等二十余种地道药材组方而成。主要制作流程为:将马钱子放入油锅中炸,至颜色变为棕黑色时可捞出,再将除血竭、广丹、没药、乳香,冰片外的药材放入油锅中煎,熬至药……[详细]
高沟酒酿造技艺
  蒸馏酒酿造技艺扩展(高沟酒酿造技艺)历史沿革高沟酿酒,始于西汉。《高沟镇志》载:楚汉相争时,刘邦兵败于高沟一带,曾到高沟酒坊喝酒压惊,并留下了“佳酿兮解忧,壮志兮填胸”的古风。立朝后,他又派人取酒高沟宴请文武,并列之为贡品,于是高沟酒驰名中原。可见在汉初,高沟就已有了上规模的酿酒业。到了明代,随着商业的长足发展,曾有七省商人云集高沟建立会馆,其中多与酒业经营有关。当时高沟镇有酿酒糟坊数十家,芳香浓郁的高沟酒沿淮河源源流向南京、扬州、开封、杭州、九江等地。长春糟坊写于嘉庆年间的“近销淮北行千里,远及湖广畅九江”的对联,反映了高沟酒兴旺发达、名噪一时的产销盛况。至清末民初,高沟糟坊发展到8大家,即天泉、裕源、公兴、涌泉、钜源、广泉、源盛、长春8大糟坊。1944年,中共涟水县委用500元党费在高沟……[详细]
  安东萝卜干腌制技艺,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涟水古称安东,安东萝卜干制作技艺,早在清代就闻名于江淮一带地区,至今110余年历史。安东萝卜干制作技艺形成于清代同治年间,盛于清代光绪。清代光绪本《安东县志》记载:“莱菔析以为腊,擅名淮海间。”清同治年间举人李承衔在任安东县学教谕期间写过《涟水竹枝词》30首,其中对安东萝卜干有这样描述:“草草盘飨且佐餐,一年生计在天寒。花生水粉寻常物,薄海闻名萝菔干。”且还加了一句“安东萝菔干,天下所知”的自注。安东萝卜干以涟水地产萝卜为主料,须选用霜打后的细长圆形萝卜,因霜打后的萝卜辣中带甜。以红色紫心萝卜最好,绿、白次之,配以盐……[详细]
  民间绣活(涟水布艺),淮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扩展项目。​​​​​​​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民间绣活(涟水布艺),主要用于服装、鞋帽、床帐、及挂件、玩具等。它是以布为原料,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涟水县,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县境具百里平川,无一拳之山,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青莲岗与三里墩文化更是奠定了布艺这一民间手工艺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社会对女性要求,夫家择妻标准,都以“德、言、容、工”等四个方面衡量,“工”即为女红活计。涟水民间绣活(涟水布艺)主要流布于红窑、涟城、朱码、高沟、大东、唐集等众多乡镇。传承方式……[详细]
  民间绣活(虎头鞋),淮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扩展项目。​​​​​​​历史沿革虎头鞋是一种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其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属于民间绣活的范畴,汉代时,我国已经有除夕画虎于门的风俗,开了中国民间年画的先河。后来,画虎辟邪镇宅的民俗在民间成为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虎的形象在经历了漫长时光,经过丰富的文化填充之后,由繁化简地符号化了,驱邪与祈福,这就是虎形象的民俗内涵。因为虎被赋予了驱邪镇宅避灾的寓意,所以古人常以虎的兽面形装饰在器物上,民间把虎看做是儿童的保护神,让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睡虎头枕,虎的形象被塑造得既威武又笨拙可爱,寓意孩子能长得虎头虎脑、健壮……[详细]
  张邋遢借牛拉宝塔传说,淮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历史沿革与分布张邋遢借牛拉宝塔传说,主要流传于涟水县。涟水县民间一直传说涟城曾出过一个名叫张邋遢的神仙,留下了众多传说,其中以张邋遢借牛拉宝塔传说内容最为精彩、影响也最大。据考证,张邋遢借牛拉宝塔传说最早产生于明朝时期,经涟水百姓口耳相传,久传不衰,直至今日。基本内容与价值传说安东(今涟水)出过一个神仙,家住县城西门口卖鱼巷,在家中排行第三,人称张三,他从小就失去父母,随哥嫂长大,因一直邋里邋遢,人们又喊他张邋遢。要说张邋遢拉宝塔的传说,还要先从张邋遢成仙说起。张三少年时家徒四壁,靠要饭度日,整天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详细]
  要上云梯关必走化龙桥传说,淮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历史沿革与分布要上云梯关必走化龙桥的传说主要流传于涟水县一带,在灌南和响水等地亦有流传。涟水县地处淮河下游,历史上自黄河夺淮后,黄淮合流,由于长年泥沙淤塞,河床增高,屡有决堤泛滥之灾。在古云梯关所在地响水县黄圩镇的禹王庙内原有碑碣十多方,记载了历代的治淮情况,其中有一块记载了康熙帝御旨拆拦黄坝改名大通口一事。碑文中还记载了建禹王庙所用银两的具体数字,曾被经手官员暗中派人凿毁。因为建筑经费大小官员层层分肥,贪去了三分之二,所以要凿破数字以混淆视听,蒙蔽百姓。要上云梯关必走化龙桥传说就起源于这段史实。基本内容与价值传说清朝乾隆年间,安东(今涟水)有个贪官,胃口很大,三二十两银子挑不起他的眼皮,百儿八十两,他才觉……[详细]
  涟水鸡糕制作技艺,淮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历史沿革与分布涟水鸡糕又叫“素鸡”,是用童子鸡脯肉、仔猪里脊肉、鲜虾仁、鸡蛋清、精豆粉、山药、精山芋粉、精面粉等原料,配以姜、葱白、盐等调料,经过特殊技艺制作而成的糕状食品。涟水鸡糕色泽鲜明、口味清雅,人们还称之为“酥鸡”。作为涟水城乡独创的传统名菜,其制作技艺以家传或以师带徒等方式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涟水鸡糕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有次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涟水时,饥肠辘辘,因吃惯了荤腥,想吃鸡,却又不想吃传统做法做出来的鸡,就出了个素鸡的难题给厨师。这鸡本来就属荤,天下哪来的素鸡?地方官为了难,找遍了全城的厨子,也没人会做。最后,有一位姓薛的厨师绞尽脑汁,做出了一盘晶莹透明,粉嫩如酥的鸡糕来,呈……[详细]
  高沟捆蹄制作技艺,淮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历史沿革高沟捆蹄制作技艺,流传于涟水县高沟镇及周边地区,相传为清朝道光年间,高沟镇“古月坊”胡孝贤先生首创(另有一说,是由高沟镇熏烧师傅郑云福兄弟始创),代代传承,延续至今,已有170余年历史。基本内容与价值高沟捆蹄精选猪后蹄膀瘦肉为主料,配以多种名贵中药材为佐料,捆以干的猪小肠衣,采用当地天然的野草编制的绳子捆扎,再经老汤浸泡蒸煮而成。主要有以下流程:首先是选料。精选当地土猪的猪后蹄膀瘦肉,因其生长期长,肉质好,生产出来的捆蹄口感更为美味可口。其次是分割。将猪肉洗净,切成10厘米长、2厘米见方的长条。第三步是腌制。用适量的精盐、冰糖等将分割好的猪肉腌制1~2天。再加入丁香、桂皮、豆蔻、砂仁、花椒、葱段、姜片、绍酒……[详细]

全部涟水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