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边县十大民俗文化

金钱板
  金钱板是四川汉族传统曲艺品种,表演者是左手执两块竹板,右手执一块竹板击节伴奏说唱故事。因其中两块竹板上嵌有古铜钱而得名。主名:金钱板,别名:打连三、三才板、金签板、金剑板。它的唱腔是前辈艺人在川剧高腔一些曲牌的加工,改革而成。金钱板都是一人演唱,唱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可根据内容适当伸缩,两句一联。击打乐器为三片九寸长的楠竹片(约一寸宽,厚约0.5厘米),演唱者一手执两片竹片的下端,上端张合击拍,一手执一片竹片敲打那两片竹片击节。因三片竹片上端嵌有铜钱,所以叫作金钱板。可以打出风云雷雨九种不同的节奏、音响。金钱板用文艺形式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做出了一定成绩。2019年7月,“金钱板”被盐边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盐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摩梭婚礼
  盐边县的摩梭人古代称为么些、磨沙夷。一部分是土著,另一部分是从云南丽江迁入,为纳西族支系。据史料记载,土著摩梭是攀西裂谷居住最早的民族之一,丽江迁入的摩梭为明末清初迁入的,现分散居住在盐边县格萨拉、永兴、国胜、共和等乡镇的部分村社。与泸沽湖摩梭族“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不同,盐边县的摩梭实行一夫一妻制,尊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周陈聘定”、“阿舅则美该”(养女嫁还舅家)的婚配原则,称“老亲老戚调换亲”。婚事要经父母舅舅同意,经过求婚(又称“套口气”、“纳话”、“开草匹”)、定婚、结婚、“瓦卡”(复原),以及三次礼(求婚礼、订婚礼、结婚礼)、四次酒(开口酒、订婚酒、喜酒、复原酒)方成。土著摩梭与外来摩梭的传统婚礼大同小异。2014年7月,“摩梭婚礼”被攀枝花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攀枝花市……[详细]
苗族绷鼓仪式
  盐边县红宝乡的苗族,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绷鼓仪式。苗族自古以来就认为万物有灵,尤其是死去的先人虽然人已故去,但灵魂仍在。他们崇拜祖先,崇拜自然,认为祖先是“善”神,对祖先寄予莫大的信任;视天地、日月、山石、水火等为神灵,加以祭奠。在祀祭活动中,最隆重、规模最大的就是“绷鼓仪式”。活动期间要停止一切生产活动、遇上婚礼也要改期。他们认为只要求得祖先灵魂和诸神的支持和护佑,就能欣逢太平盛世,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事如愿。他们认为绷鼓时敲击木鼓能唤醒祖宗的灵魂来享用供品,与族人同欢同乐。有“粑粑烧、茵子煮、供祖先、敲木鼓、响咚咚、心靠拢”的说法。活动期间的芦笙演奏、锅庄舞、山歌对唱等可谓是“民间艺术展示一地,民族歌舞汇聚一堂”的民间艺术百花园。2011年6月,“苗族绷鼓仪式”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四……[详细]
笮山锅庄
  盐边县古称“大笮”,位于四川省西南边陲、攀枝花市东北部。全县辖16个乡镇,其中有7个民族乡和8个少数民族杂居的乡镇,居住着彝、纳西、傈僳、苗、回、傣、白等24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无论是高兴还是忧伤都喜欢用音乐舞蹈来抒 感,表达情绪。最早的时候,人们常常聚在房内火塘边或围绕篝火唱歌跳舞,“锅庄”因而得名。流传在盐边县的锅庄,融合了本地彝、苗、傈僳、摩梭、傣等多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与其他地方的锅庄有着不一样的艺术表现,称为“笮山锅庄”,是盐边少数民族共有的、独特的、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2014年6月,“笮山锅庄”被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傈僳族弩弓制作技艺
  傈僳族 弓有悠久的历史,明《景泰云南图书志》载:“有名栗粟者……常带药箭 ,猎取禽兽”。 由 身、 板、箭槽、 弦、 牙和 机组成,用坚硬的木料放在酿酒的包谷酵母中煮软折成弯形做成, 牙和 机用骨头做成, 弦用4股麻线扭成。使用时,把坚韧的 弦拉到 牙,箭放在 身箭槽内,瞄准目标后扳动 机,利用 板、 弦的弹力把箭射出。箭由竹块削光套铁镞,尾部安竹皮折成的三角形尾翼而成,分有毒和无毒两种。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政策的大力宣传,傈僳族不再从事狩猎,其 弓只能当成玩具,在逢年过节、重大娱乐活动时作为娱乐比赛的用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开展射箭比赛和跳锅庄比赛,射手将油煎粑、包谷粑、肉片当箭靶,射中者归己。傈僳族 弓是傈僳族人的生产工具和娱乐工具,还是制作精美的工艺品,能在文化旅游结合中作为旅游射箭……[详细]
苗族芦笙
  苗族芦笙舞一般由2—8人组成,每人手持一把芦笙,边吹奏边跳舞,主要在婚礼、节庆、重大庆典时表演,分为二人组,四人组,六人组,特别庆典时有八人组。婚礼多为四人吹奏,有结婚曲、送亲曲、接亲调、烤酒曲等,庆典时有快乐曲、欢喜调、祝酒调等。吹奏起来,节奏鲜明、和声协调,旋律常以多声部同时进行,表现力非常丰富,舞者根据曲调变化而变换步伐、变换圆圈、对跳、斜跳等队形。丧葬时一般有两支芦笙参加,每次吹奏仅一人,有上马调、入棺调、开路曲、招魂调等,旋律自由低沉在下滑的尾音里,可听出悲伤感。芦笙舞使用的笙都是苗族人自己制作,选用一根形似葫芦的木头作主体,在腹部插上六根直径约2厘米粗细的竹管,最长的100厘米为中音,88厘米的中音,80厘米和70厘米的低音,60厘米的高音,44厘米的特高音为音管,每管钻一个1厘……[详细]
苗族传统织布技艺
  很久以前苗族实行的是男耕女织,一家穿的、盖的、铺的都是妇女担当,原来是把山上的野生活麻割回家晒干绑成捆,用木棒锤打麻杆到像棉花一样的线团,铺开(约3厘米厚)用麻线穿扎连接制成的麻布。后来元代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纺织技术传到苗族地区,结合苗族的居住环境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通过祖祖辈辈的不断改进才传承延续到今天。苗族织布工具繁多,如:火麻籽、绞线机、纺纱车、滚线筒、织布机(一套)、蜂蜡、青杆树木灰、网线桩(10个)、10平方米网线场地、铁锅1口、压线石板、压线筒,滚槽坑、稻草等。苗族编织麻布工艺复杂,每年6月平整土地撒火麻籽、8月中旬收割麻杆、- 麻杆顶部、竖立起晒干、一根一根用大拇指撕线、接线、绞线、把线接好绞在竹筒上、煮线、纺线、做线团、穿线丝、上织布机、煮麻布反复多次、上蜡、碾压布匹,成品……[详细]
浑浆豆花制作技艺
  浑浆豆花是盐边县政府授予的盐边名菜之一,源于盐边广大农户,盐边人从古代传承至今,绝大多数都会制作,普及率很高。先将选好的上等黄豆泡胀,用石磨磨成浆,滤去豆渣,在锅中烧开,打去散泡,用盆盛少许熟豆浆备用,将石膏在火中烧白化成水,适量倒入豆浆内冷却,用竹筛紧压,去掉多余的豆水成豆花,把豆花用刀划成块,倒入熟豆浆即成。吃时,用熟油海椒、花椒面、香菜、葱花、姜、蒜、味精等调碟,每人一碟蘸调料食用。浑浆豆花细嫩、爽滑、色白如乳、入口即化、麻辣爽口、富于营养易消化。浑浆豆花从古传到今,吃法经过创新发展,受到食客们的称赞,是攀枝花全市及盐边广大农村的一道美味佳肴。浑浆豆花是研究盐边饮食文化的素材,对研究盐边少数民族习俗、民族文化和盐边菜具有重要价值2023年4月4日,“浑浆豆花制作技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详细]
周府糕点制作技艺
  周府糕点是盐边县永兴镇及周边地区唯一的一家纯手工生产的糕点。其制作工艺是传承人周述荣的祖辈从江西省迁入四川盐边喇撒田(今永兴镇)时带来的,经历16代人口授身教传承至今。其制作要经过选料、清洗、蒸晾、磨粉、炒料、揉搓、和料、制陷、包馅、碾压、成形、碳烤等十几个繁复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必须使用木炭烘烤,烘烤时需不断调整木炭热量,温度高了低了都不行,糕点出炉的质感,火候的掌握尤为关键。这样经过层层严格把关的工序精心制作出来的糕点,外形看似与其他糕点差别不大,但口感却大大不同,它将食材最美味的理想时刻把握得恰到好处,饼皮的柔韧与馅的甜香相得益彰,糕点浓郁的椒麻味、香甜的糯软味、脆脆的酥香味均让人回味无穷。2014年7月,“周府糕点制作技艺”被攀枝花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攀……[详细]
红彝蹀脚舞
  盐边县红格镇联合村及其周边的红彝,他们的祖先是明末清初从云南迁入四川的。“红彝蹀脚舞”(又称“踢脚舞”),是红彝口传身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一种集体舞蹈。婚、丧、嫁、娶、生产劳作、修房造屋、节日庆典等重要活动,人们都要聚在一起跳“蹀脚舞”。舞蹈时大家手拉手围成圆圈,两手上下甩动、跺脚、跷脚、打合脚,甩手蹀脚,模仿“挖生地、背榨把、马踢脚…”等动作,汇集了红彝的打跳舞、丰收舞、拍手舞、迎客舞及“云南脚”、“姑娘脚”、“七脚”、“斑鸠吃水”、“苍蝇搓脚”等步法,以竹笛伴奏,同时将山歌对唱融入舞蹈中,地方色彩浓郁。红彝蹀脚舞由十三段舞曲组成。调式明快,多四二拍与四三拍混合组成曲子,曲调或高亢激烈,或婉转回旋,节奏时而紧迫、时而缓慢,舞者按曲调变化紧紧相随,不断变换动作和步伐,具有本民族鲜明的艺术个性……[详细]

全部盐边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