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淮安区民俗文化

淮安区十大民俗文化

1、淮剧
淮剧
  淮剧,亦称江淮戏,起源于盐城、淮安等区域,流行于上海、江苏及安徽部分地区。淮剧是在苏北民间小戏香火戏的基础上,结合门叹词等民间说唱,于清末民初在上海徽班的影响下形成的传统戏剧形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项目。淮剧唱腔音乐以铿锵豪放、优美质朴著称,曲调包括【淮调】【拉调】【自由调】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淮安地区因方言原因,其【淮调】相比于盐城、建湖的语言声调【下河调】偏高稍硬,且更为粗犷高亢,形成了西路淮剧与东路淮剧的区别。淮剧生、旦、净、丑角色行当齐全,唱、念、做、打表演程式完备。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号称“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武戏则是西路淮剧的一大特色,武打技艺受徽剧影响较深,劈叉、倒立、乌龙搅柱等动作堪称一绝。传统剧目有《白虎堂》《十一郎》《武松》《寇准背靴》《……[详细]
淮安舞狮
  舞狮,淮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扩展项目。​​​​​​​舞狮是一种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扮成狮子模样,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和狮头、狮尾双人的配合,将力度、幅度、速度等揉于舞狮技巧中,在动态和静态造型的变化中,表现狮子勇猛彪悍、顽皮活泼习性的表演形式,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淮安区流均镇舞狮已有近百年历史。20世纪初,流均镇永兴村的赵正山在无锡拉黄包车谋生,习得舞狮技艺,回乡将之流传开来,一直延续至今。流均镇舞狮的“狮子”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方法,材料主要有竹条、棉布、丝线、铁丝等。先用竹条扎制狮子头部的轮廓骨架,外面再蒙上棉布,然后绘制图案、填色、装饰饰品,……[详细]
车桥剪纸
  车桥剪纸,淮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据现存资料考证,车桥剪纸流行于清朝末期,当时车桥镇内依赖剪纸为生的民间艺人颇多。后来,因战争等影响,车桥剪纸艺术一度濒临绝境。20世纪90年代初,车桥剪纸艺术再度兴起。车桥剪纸主要分布在楚州区车桥镇及周边地区。车桥剪纸装饰性很强,造型洗炼,线条明快,形式优美。以前的车桥剪纸题材大多以表现历史名人、民风民俗、民间传说为主,作品呈黑白两色,取舍大胆,风格既纤细秀美,剜空透亮,又粗犷大方,浑厚古朴,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当代的车桥剪纸继承和保留了传统车桥剪纸的特点和优点,构图单纯,造型洗炼,线条明快,黑白分明,形式优美,民间气息浓郁,但在题材上,则融进了现代生……[详细]
荀派京剧
  京剧扩展(荀派京剧),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京剧,亦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为广泛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淮安地区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为代表的荀派艺术著称。荀派京剧为荀慧生所创。荀慧生幼年师从河北梆子名家庞启发,后京、昆兼习,并拜王瑶卿为师,博采众长,开创以“花旦”为主演的京剧行当新生面。代表剧目有《花田错》《丹青引》《金玉奴》《红楼二尤》《勘玉钏》等。宋长荣1961年正式拜荀慧生为师后,即专事荀派表演的研究。一出《红娘》红遍国内外,60余年从艺生涯中,演出2000余场,将荀派艺术推向了新高峰,宋长荣也赢得“活红娘”的美誉。荀派声腔格调柔婉,念白京、韵相掺,手眼身袖步更是与其他艺派有所区别。如为表现花旦的俏媚神情,荀派独创有斜身侧颈……[详细]
兴懋酱油酿造技艺
  兴懋酱油酿造技艺,淮安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兴懋酱油酿造技艺是淮安市淮安区河下镇兴懋酱园王氏家族祖辈相传的酱油的传统酿造方法,已有200余年历史。兴懋酱园,位于淮安区淮城镇河下古镇湖嘴大街。兴懋酱园原在镇江丹徒,王家祖辈自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开设酱园。清朝末年,王得元(号月山)携家迁徙到淮安,将祖传酱油酿造技艺也带到了淮安,一直延续至今,在淮安已有百年历史。基本内容及重要价值兴懋酱园创立以来,一直以生产酱油、醋、酱菜为主。酱油具有体态澄清、味道鲜美、挂碗不沾碗的特点。兴懋酱油酿造技艺选料考究,工艺独特。选料要选择无异味,不变质,色泽好的黄豆,以及地……[详细]
仇桥杂技
  仇桥杂技,淮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淮安市淮安区是江淮流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青莲岗”文化。明清时期淮安府管辖范围甚广,其下辖九县两州,涵盖了苏北大部和安徽一部份。明代诗人姚广孝诗赞这里为“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这里既是漕运中心,又是盐运集散地,徽商、晋商竞相涌入淮楚大地。淮安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殊的地域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催生了丰富的民间文艺形式,仇桥杂技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至今已有100余年,并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艺术风格,仇桥镇亦成为“江苏省杂技……[详细]
郭氏砖雕
  郭氏砖雕,淮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历史沿革砖雕俗称“硬花活”,是在青砖上雕刻人物、花卉、鸟兽以及神话传说等内容为主题的浮雕艺术形式,是古建筑雕刻中一种很重要的艺术形式。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的构件和墙面。通常也指用青砖雕刻而成的雕塑工艺品。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的大型空心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发掘的北宋墓室,三面墙壁均以砖雕贴砌而成。墓室内的砖雕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取决于墓室主人的社会地位。常见的题材有墓室主人夫妇对坐、男仆托盘、侍女执壶等,再现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金代,墓室砖雕的内容更加丰富,技艺也有所……[详细]
泾口高跷
  泾口高跷,淮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历史和沿革泾口高跷是民间的传统文娱节目,流传核心区为楚州区泾口镇,辐射区域为流均、车桥等周边乡镇。它是清末民初时由一位外号叫“王侉子”的山东人到泾口教书时传授给泾口东作人的。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泾口(镇)的耙,流均(镇)的刀,东作有一班花鼓跷”,其影响不仅仅涉及方圆百里,而且远播高邮、兴化、南京、镇江。解放前,泾口一带每逢十月初一、十五和五月十八的“都天会”,都要演出花鼓跷。1945年春,为了欢送子弟参军抗日,在老艺人张承浩的带领下,花鼓跷演遍了里下河一带。“文革”期间,花鼓跷被禁演。1983年后,泾口镇东作村的花鼓跷又勃然兴起,在当年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一一直演到十五,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1984年,东作花跷队作为淮安……[详细]
阙氏膏药制作技艺
  阙氏膏药制作技艺阙氏膏药制作技艺源于清乾隆年间,阙尚志(1790年—1861年),邳州人氏,18岁从军,拜师学医,专治八旗士兵搏击时的跌打损伤,离开军队后在民间开设医馆,以行医为业。阙尚志之子阙广庭,常年奔波于山东、安徽、江苏、上海等地,从1856年开始,在山东曲阜等地区“放药3年,免费治病”,使阙氏膏药名声大振。第四代传人阙永杭(1859年—1928年)继承祖业,13岁随祖父习医,23岁独立行医,48岁在今淮安苏嘴镇落户开医馆,故阙氏膏药又称“苏嘴膏药”,在淮安地区流传至今。阙氏膏药由数十位药配伍组成,主要有麝香、血竭、川芎、当归、三七、骨碎补、丹参、冰片等。制作流程主要如下:首先以植物油加黄丹熬成的药肉为母体。其次根据秘方药物特性区别分类,在不同温度和时间内熬炼成单膏。第三步,按临床所需……[详细]
  汤包制作技艺(楚州文楼汤包制作技艺)汤包有两种,一种是江南常见的小汤包,包子的外皮由酵面制成,馅心通常是猪肉馅,调馅时加入皮冻或水,蒸熟后馅心汤汁较多,滋润鲜美。这种汤包也叫酵面串汤肉包。另一种就是楚州的汤包——文楼大汤包。古城楚州位于苏北的京杭大运河畔,自古就是繁华之地。城中有一家茶楼,名曰“武楼”,经营点心、煮干丝等,也卖现在南方常见的酵面串汤肉包。清朝道光八年,武楼店主陈海仙在楚州的河下镇又建了一座茶楼,起名“文楼”(文楼又称文楼饭店,现位于楚州北门大街819号,始建于清嘉庆22年〔1817年〕)。楚州河下老街上的文楼饭店叫文楼有两个原因,一是和武楼相对应;二是因河下镇人文荟萃。西汉文景时代著名的辞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唐代诗人赵嘏,《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明代状元沈坤等,都是河下人。……[详细]

全部淮安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