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琴戏,连云港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柳琴戏是赣榆主要地方戏剧种之一,分布于青口镇、班庄镇等地区。因其唱腔有拉魂动魄的魅力,极为人们所喜爱,故民间一直称其为“拉魂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始正式定名“柳琴戏”。“拉魂腔”源于“肘鼓子”。经考证至今已有数百余年历史。“拉魂腔”曾广泛流行于赣榆地区。据考,苏北的柳琴戏、皖北的泗州戏和海州的淮海戏都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但对“拉魂腔”的形成各说不一。其一说是由海州丘、葛、杨三门艺人传下,杨门在海州形成今日淮海戏;丘门到淮北发展成泗州戏;而葛门流动到山东,形成山东的“柳琴戏”。柳琴戏在整个衍变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完备的唱腔体系,内容丰富、多姿,唱腔高亢、华丽,“柳琴戏有九腔十八调七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