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十大民俗文化

德安堂祖传中医
  德安堂祖传中医,连云港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医药类项目。中医内科主要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在传承族辈的一些传统方法外,他们又不断总结发展,近几年又探索研究治疗肿瘤(癌症)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中医妇科除了治疗普通妇科病外,主要是治疗不孕不育症,部分病人在大医院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仍不能治愈,通过“德安堂”的辨症施治,最后欣喜的怀孕得子,中医儿科主要是传承了王氏祖传的传统秘方,有特色的治疗小儿腹泻、发烧,春、秋季节,忽冷忽热,婴幼儿极易着凉腹泻、发烧,使用王氏传统方法,效果好,疗效快,这是当地民众公认的。中医针灸推拿也是“德安堂”的特色科目,数十年来,他们运用所掌握的技术为很多患者治好了疾患,同时注意总结经验,将典型病例总结发表,其中“针刺治疗暴盲案”一文刊登发表在国家级刊物《……[详细]
东海老五甑酿酒工艺
  东海老五甑酿酒工艺(扩展),连云港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酿酒的起源在人类历史上是很早很早的,在旧石器时代就发现野果自行发酵酿成果酒,到了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兴起,就出现谷物酿酒了。俗物酿酒的发明远远早于传说中的夏朝,从浙江余姚河母渡原始文化遗址中,不仅发现大量稻谷,也发现大批酒具,据考古专家研究,断定为中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酒具,这说明中国谷物酿酒的历史至少也有七千年了。桃林酒始酿于北宋雍熙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个春秋。解放前,桃林古镇就曾拥有“南茂隆”、“恒盛”等造酒糟坊九家。当时在上海还没有桃林酒专卖店。入二十一世纪初,桃林酿造工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桃要酿酒有限公司的总结桃林酒传统工艺流程过程中,传承了桃林酒的工艺技术,保持了桃林酒传统酿造工艺和传统的……[详细]
房山石雕
  石雕——房山石雕(扩展),连云港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房山石雕工艺种类繁多,用途各异,据调查统计,按照不同用途可分几个类别:一、是与人民生活最为贴近的石宅居、石器具等石文化大观。精美别致的石窑洞“明五暗二六厢窑”“硬锤细錾出面面,楞门墙框独院院”和五级六兽龙门(俗称大门),对口护门石狮子、石门墩、迎门雕花照避以及石床、石桌、石磨等等,这些石器伴随人类社会延续至今,无不展示出世世代代东海房山人所执著追求的浑厚、庄重、大方、纯朴之美。二、是以石狮子为代表的最重要、最精彩的“狮”文化系列。“石狮子”是流传在东海民间的一种吉祥物,其当地民间崇狮风尚习俗久远。有珍藏安放在公庭门前、广场、园林中高大威武的护神狮,还有置放家宅、墙头的震宅狮,以及建于公园、桥梁、寺庙栏……[详细]
东海孝妇传说
  东海孝妇传说讲的是汉代东海孝妇窦娥的故事,在连云港地区以口头方式世代相传。汉代连云港市称东海郡,孝妇故事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为《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晋代干宝《搜神记》中有东海孝妇临刑场景的详细记载:“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让东海孝妇感动苍生、震撼九州的是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根据民间传说为素材而创作的不朽名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使这位原本默默无闻的乡间少妇,成为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典型。不仅国内有近百个剧种移植演出,还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剧本被国外16种文字翻译,使窦娥的故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精神财富。东海孝妇传说所彰显的孝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崇……[详细]
传统民俗婚庆
  传统民俗婚庆,连云港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习俗千姿百态,婚庆礼仪就是这百花园中的一枝。作为传统民俗之一的婚庆仪式习俗,在各地均有流行,因地域不同而略有不同。连云港地区位于我国沿海中部,城市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各类婚庆习俗交融并存,中式婚庆习俗依然保留着,并依然广泛使用。相传我国最早的婚姻礼仪源自于伏羲氏嫁娶、女娲立媒约,那是开始有了婚姻关系。传说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把世界上的所有人和动物都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太白金星叫他们结婚生育,但是,他们认为自已是兄妹,不肯结婚。他们提出,如果能够将割成段的竹子再接起来,就答应结婚。后来,果真接起来了,而且,留下了许多节。两人还是不答应,提出从两座山上滚磨盘,如果磨盘最……[详细]
东海吕剧
  吕剧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东海县吕剧团是江苏省唯一的一个吕剧演出团体。吕剧是生根于齐鲁大地上的一朵奇葩。因东海西北部与山东接壤,且1952年12月以前尚属中共山东临沂地委,故齐鲁文脉之源,日久年深地浇灌着东海吕剧之花。茶棚牛屋,田间垄上,均能听到侉味十足、朴实平易的吕剧调。早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李埝、南辰、白塔人就组建吕剧戏班,唱着吕剧调,打着涟湘,跳着马灯舞,激励人民送子上前线,抗日守家园。1960年,创作和排演了传统及现代剧目《姊妹易嫁》、《墙头记》、《李二嫂改嫁》、《红丝带》、《春打六九头》等近两百台。东海吕剧由早年的肩挑驴驮发展到今天的大流动舞台车,唱遍大江南北,足迹苏鲁豫皖,先后滋润培养了四代观众,获得过省市“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金鹰奖进取奖;中国戏剧文学奖;两台……[详细]
羽山传说
  羽山传说,连云港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文学类项目。位于江苏东海县温泉镇西北7公里的羽山与临沭县交界,是千古名山,《尚书》《史记》《左传》《东周列国志》《水经注》等多部古典名著中都有“殛鲧于羽山”“鲧腹生禹”的记载,羽山顶上的殛鲧泉常年恒温保持在80度左右,从不干涸,流淌数千年,可惜在1958年大跃进时东海县李埝公社一名水利助理别出心裁要引水下山用 炸泉,从而无水,羽山周边地区流传许多有关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保持不吃鳖的习俗,“能”字下面0 “熊”音乃读nai为该地区特有文字,羽山温泉简称“羽泉”为国家4A景区,2007年2月连云港市羽山·大禹文化研究学会成立,为国家4A级社会组织已先后出版《羽山文化》《从水说起》等数十万字研究资料。……[详细]
东海水晶雕刻工艺
  东海水晶雕刻工艺的原石是透明的,通过用俏显体、破料显俏、以形制形、破体显形、以色显俏、用体显俏六种方法选择合适的原料。画稿时根据表面的物质来设计,把一块原石的亮点表现出来、显示水晶的晶体和纯度,不管是人物还是杂件都要讲究对比例、强弱的比较。打坯成功的作品生动、逼真、传神,从长宽到厚薄都必须具备与实物相适当的比例,确保雕品的各个部件能符合严格的比例要求,然后再动刀雕刻出生动传神的作品。精雕分浮雕、圆雕、链雕、镂空雕四种工艺。在水晶作品的抛光过程中,要细磨让作品整体均匀,从粗到细研磨多遍,直到砂眼磨平为止。用油石(砂条)手工慢慢的沾水搓,让表面光滑细腻,用毛刷对水晶雕刻作品进行抛光,把牛皮纸切小圆片粘在竹筷做的棒头,处理两个物体中间的面,提高小面的亮度。东海水晶雕刻工艺品品种齐全,有人物、器皿、……[详细]
南辰跑马灯
  跑马灯是江苏省常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但连云港市东海县“南辰跑马灯”有着不同的艺术特色:一是它演绎了宋代杨门女将抗击外族入侵的故事;二是表演中保留了古朴的祭祀风俗;三是它体现了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的“大场”用跑马来显示激烈的战斗场景,而“小场”则用多种富于地方特色的舞蹈形式,犹如百戏杂陈,各唱各调,来营造欢庆胜利的热烈氛围。南辰跑马灯最早源于宋代,演出时分为祭祀、大场、小场三个部分。祭祀:为保佑出征将士早日凯旋归来,祈求百姓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演出前所有演员在村中长者的引导下,列队至村口,燃放鞭炮、烧火纸,口诵祭词,祭拜祖先和上苍。大场:表演者17人,均为男性。演员分五组,马、灯、卒各一,最后跟一灯一传令兵。前四组骑马者为女妆(男扮女装),后一马为辽兵主帅。表演形式以跑马为主,随着整体队形变……[详细]
10、姐儿溜
姐儿溜
  《姐儿溜》是流传于东海县马陵山区的一种民间小曲,近二百首。这些小曲的歌词读起来押韵整齐、朗朗上口;唱起来婉转动听,情真意切。受南吴北鲁两种古文化的影响,连云港市东海县流传的《姐儿溜》兼具南北刚柔并济的风格。如《绣花灯》、《卖水饺》等曲牌演唱具有北方粗犷、刚烈、爽直的特点;《姐儿南园扣花针》、《姐儿南园去踏青》等曲牌具有南方细腻、柔和、圆润的风格。历史上该地区贫苦农民为图穷快活,多靠唱《姐儿溜》谋生,其中千行长歌《房四姐》是最为代表的一曲,它兼顾两种风格,既委婉细腻,又爽朗泼辣。长歌《房四姐》开头唱“黄河南十三乡”,可见此歌衍生于宋代黄河决口之后。该诗共1008行,252节,分16章。《房四姐》主要演唱的曲牌为《姐儿溜》,内容是唱述聪慧能干的村姑房四姐被父母贪爱财礼嫁给于家,为此遭到婆家忌恨泄……[详细]

全部东海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