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通市 > 启东市民俗文化

启东市民俗文化介绍

  南通鸡脚棉栽培技艺,南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南通鸡脚棉种植始于宋元时期,主要由江南松江地区传入,在沿江沿海一带发展,后经通州、如皋等向内地推进。清末后期,随着张謇推广废灶植棉,鸡脚棉就渐渐向北方发展。南通鸡脚棉有黄花、白花、红花三种,有易染蓝的特性,色泽鲜艳,着色力高,是蓝印花布的染色的主要品种。南通鸡脚棉具有抗虫、抗盐碱、抗台风、早熟、优质、稳产等特点,尤其适……[详细]
  南通油馓子制作技艺,南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油馓子是通派传统茶食果子,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色泽金黄、入口酥脆、香而不腻,用开水冲泡加红糖,酥软健胃,尤为产妇所青睐。明朝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馓子可以“利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所以在过去年代,看望产妇必送馓子,成为南通民间风土人情之一。……[详细]
  南通大糕蒸作技艺,南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南通人蒸的年糕,叫“大糕”。在南通,过年有吃年糕的习俗,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作为年俗重要组成元素的大糕,蒸作大致为八步:浸米、打粉、拌粉、上甑、蒸粉、定型出笼、分割、凉糕存放。刚出笼的年糕要趁热用浸湿的纳鞋绳进行快速切分,一笼分割十二块,挑出最方正饱满的敬祖宗,然后切出小块沾糖给长辈、小孩及邻里……[详细]
  南通大漆髹饰技艺,南通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大漆,采自深山老林中的漆树,也称生漆、原漆。我国保存着众多明清家具及古建筑,其木质未腐,主要是涂有传统大漆,工艺过程中反复擦漆,使它形成牢固的漆膜,将内部材质保护完好,与外界空气隔绝不易氧化。故宫博物院有一把唐代的“大圣遗音”古琴,表面为大漆髹饰,历经千年,依旧完好。南通地区属于潮湿、温暖的海洋性气候,而如皋水绘园明代建……[详细]
  启东芦编工艺,南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启东芦苇属于东部滨海苇区,是芦苇84个变种、6个变型中的佼佼者。它刚柔兼具,以韧见长,是启东人最早普遍使用的建筑材料和日常用具的制作材料。启东人早期用“芦柴”编做“环洞舍”用于栖身,后来用“芦头”编成房屋的“芦笆墙”、“芦笆门”和“芦笆床”;用“芦花”编成御寒的鞋叫“芦花靴”;用“芦花”填充的被叫“芦花被”;把“芦头”用绳子……[详细]
  南通灶头画(启东灶头画、里下河灶头画),南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灶头画是一种民间技艺,在启东、里下河地区曾风靡一时。解放前,农村地区用砖砌灶的人家很少,只有少数有钱的粮户才用得起砖灶。解放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砖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了美化灶头,也为了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为了祈祷丰收与平安,人们开始在灶头上画画。都说民以食为天,在内容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详细]
  灶君菩萨的故事,南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灶神,亦称灶王、灶君、灶君菩萨、灶王爷、灶公公、司令灶君、护宅天尊等。民间一般称“灶王爷”、“灶君菩萨”和“灶公公”。他的尊称是东厨司命、定福真君。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主管炊事的神抵,最初人们心目中的灶神是一位女性,后来们认识到“火性炎上”,水属阴,火属阳,灶神应以体现阳刚之美的男性为主,故灶神的形象便从原来的女性变为男……[详细]
  吕洞宾传说,南通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吕洞宾名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京兆人。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吕洞宾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八仙中名气最大的一位,他传道度人的事迹,自五代宋初以来,广为流传。启东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北侧,最早成陆时间距今五百多年,围圩成田不到两百年。启东北部吕四渔港是全国四大渔港之一,渔业发达,这里地处沿海……[详细]
  评弹北调,南通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评弹北调”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的唱腔主要是从流传于民间的阴歌、山歌、佛序等曲调沿革而来,经过各个时期的说书艺人根据剧情需要,发挥各自特长,兼收苏州评弹南调韵味,在演唱过程中不断加工创作,逐渐形成“评弹北调”唱腔,即已被公认的“评弹北调”;唱腔缓慢抒情,拖音悦耳,具有浓郁乡土气息。“评弹北调”具有长江以北独特的启海地方色彩。曲调起源……[详细]
  十番锣鼓,南通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十番锣鼓是吕四民间红白喜事中的吹打班演奏曲目。演奏“十番锣鼓”的乐器有韵锣、握锣、大锣、叉子、小铃、竹笛、二胡、大三弦、小三弦、琵琶等;韵锣、握锣等敲打器乐是特制的,有独特的韵味。晚清吕四名士李盘石与张謇私交笃厚。张謇到吕四,李盘石设宴相待,席间聆听吕四吹打班演奏“十番锣鼓”助兴,欣赏尤加,以箸击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张謇之……[详细]
  灶头画是一种民间技艺,在启东、里下河地区曾风靡一时。解放前,农村地区用砖砌灶的人家很少,只有少数有钱的粮户才用得起砖灶。解放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砖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了美化灶头,也为了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为了祈祷丰收与平安,人们开始在灶头上画画。都说民以食为天,在内容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余(鱼)、牧童嬉牛等很自然成为了百姓人家的首选灶花,还有观音菩萨、大肚弥勒、嫦娥奔月、牛郎织……[详细]
  洋钎说书​​​​​​​说书艺术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洋钎说书”是在结合启东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经过长时间发展,最终定型而成的一种说书艺术,长期在崇明、启东、海门地区流传,受到当地众多老百姓的喜欢。“洋钎说书”说表都是启海话,乡音特浓,所以只能局限在崇、启、海等吴语地区演出。洋钎说书以长篇故事为说唱内容。最多……[详细]
  江苏省南通市,滨江濒海,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自明代起就是中国著名的棉产区。数百年来,当地农民男耕女织,“家家习为恒业”,史有“木棉花布之产甲诸郡”之称。19世纪末,南通色织土布以其精湛的手工织造、独特的工艺印染以及粗厚坚牢、经洗耐着的特性享誉海内外,成为地方一大特产。20世纪初,南通色织土布获得空前发展。农村专业土布织户十余万户,从业人员达百万众,土布年总销量达1700万匹。南通成为历史上继松江之……[详细]
  吕四,唐五代时是一片沙洲,遥遥浮现在烟波之上,古时称“东瀛洲”。东瀛涨沙成洲,逐渐水草茂盛,统治者把一批批“犯人”发配到这里来煮盐为生。三分盐七分渔,沙洲逐渐成熟,海鸟翔集,鱼游浅滩,盐民开始下海捕鱼,于是产生了渔歌。渔歌有反映生产劳动欢乐情绪的。如《撑船歌》:“春夏秋冬四季天,我撑船逍遥在外边,三十六行买卖我不做,我撑船为业去天边……”渔民作业生产时,人要出力、出劲,就必须打号子,渔民把打号子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