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棋
毛南族传统棋艺,流行于环江下南乡一带。
也叫炮棋,毛南话叫棋乒。棋盘由四条经线、四条纬线交叉而成,九个小正方形合成一个大正方形,共16个棋点。下棋前双方分别先将四枚棋子对阵摆好。走棋时每次只走一个棋子,且每次走一步,前后左右走均无限制。
同一个射棋盘,按规则不同,可有三种吃法。一种是射:即一方两颗棋可射另方一颗棋,形如甲甲乙,象- 一样;第二种是夹:即一方两颗棋可夹另一方一颗棋,形如甲乙甲;第三种是挑:即一方一颗棋可以挑起另一方两颗棋,形如乙甲乙。关键是谁动了最后这一步棋使之成为这样的攻势,谁就能将对方那一颗(或两颗)棋吃掉,直至对方棋子全无。
三棋(0 棋)
毛南族传统棋艺。流行于环江下南乡一带。
毛南语叫棋伞。棋盘由三个正方形和一个菱形,加上三个正方形同边中点的四条连线组成。三个正方形分内中外,一个套着一个;菱形由外正方形的中点连线围成。一共有24个交叉点。下棋时,分两个大环节:
第一个环节为下子:猜拳决定谁先下第一颗子(也可商量而定),随后双方依次轮流下子,一次一颗,直至24个棋点全部占满为止。下子时,尽量使自己的棋子三颗连接成一排(即棋点上的三子在一条直线上)。一旦三颗连成一排,便可选择对方一颗要害的棋子将它压住(另找一棋子来压),避免对方棋子即将三子成排。
第二个环节为走子:先把棋盘上相压的那组双方的棋子全部拿走,剩出空位,方可走棋。走棋时,由第二个下子的人先动,双方的子每次只能走一步,前后左右斜都可以走。在走子时应努力使自己的棋子三子成排。一旦三子成排,便可捡走对方要害部位的一颗子(即吃掉),使对方一时无法实现一排三子。直至对方只剩下两颗子时即为输。
皇棋
毛南族传统棋艺。流行于环江下南乡一带。
毛南语叫棋皇,棋形比较复杂,共34个棋点。皇棋由三人对弈,每人手中有三颗棋子,得数一四七、二五八和三六九分别代表甲乙丙三人。每人先在各自的起点放一颗不同形状或不同颜色的棋子。首先是猜子,即三个人各在手中握0或1、2、3颗棋子,然后同时伸开手,将三人手中棋子数相加,得数合谁的数,由谁走棋,每猜中一次即将自己的棋子向前走一步。走棋时,上到交叉点后要先往左后往右走,又回到交叉点才能直线上一格。如果棋子在走的过程中,一方先上,后子赶上前子,在交叉点上相碰,前子即被压住,相当于被吃掉,被吃的一方则需重新回到起点开始走棋,以最快走到顶端夺旗者为胜。皇棋是毛南族民间棋艺中比较复杂的一种,可以培养孩子们快速数数与计算的能力。
围母棋(老母棋)
毛南族传统棋艺。流行于环江下南乡一带。
棋盘分为两层,下面是一个包含16个小方格的大正方形,由五条经线、五条纬线和六条斜线交叉成25个点组成,大正方形之上是一个菱形。棋子由1颗表示老母的棋子和16颗表示娃崽的棋子组成。老母棋为两人对弈,开棋时,由表示老母的棋子先走。无论谁走棋,每次都只能在同一线路空位上走动一步。对弈过程中,下老母棋子的一方把下娃崽棋子一方的棋子吃完为胜。而下娃崽棋子的一方要取胜只有三种情况:一是当自己棋子还有6颗以上时。需把老母棋子围进菱形圈内困死;二是当棋子仅剩4颗时,把老母棋子围到正方形四个角的方位困死;三是棋子仅剩两颗时,可以采用- 的办法取胜。
牛角棋
毛南族传统棋艺。流行于环江下南乡一带。
也叫赶牛角。棋盘为形似牛角的平面图,然后在牛角图内画上数条由长到短的连接折线。下棋前,双方猜拳,胜者为赶牛者,对方为被赶者。赶牛者执两颗棋子,被赶者执一颗棋子。下棋时每走一步或数步均可以,直到把被赶者赶入牛角尖处无路可走时为胜。
禾剪棋
毛南族传统棋艺。流行于环江下南乡一带。
也叫铡刀棋。棋盘形似区字,两人对弈,每人两颗子,分别摆在上下两端点上。两人轮流走棋,一次各走一子,以一方被困无法再走时为输。禾剪棋棋盘简单,棋子少,简单易学,是学龄前儿童发展智力的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
簸箕棋
毛南族传统棋艺。流行于环江下南乡一带。
也叫圆棋、筒棋,因形似圆簸箕而得名。棋盘为两个同心圆相套,再画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直径与外圆周相交的四个点,再画四个半圆弧,整个棋盘有21个棋点。对弈双方先在棋盘的两边各摆上6颗棋子,猜拳胜者先动,一颗子每次只能走一步,不可跳步,更不可飞行。要取胜必须靠每颗棋子同心协力。将对方棋子分割包抄,围困吃掉。而要围困对方的棋子至少需要3颗棋子,如果最后剩下的棋子少于3颗,就只能认输。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