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乐,一般泛指宫廷祭祀活动和朝廷礼仪中所用的音乐,源于西周,至元代隋宫廷乐工离散而流于民间演奏赤峰雅乐始于清光绪初年,最先传习雅乐者是赤峰元宝山矿矿主李林梓,后为晚清举人董成荣、秀才张朝清。迨至本世纪40年代,赤峰民众教育馆馆长李惠清继操此事,每逢重大忌日、庙会均邀乐队演奏。李惠清于1936年以个人名义,石印全套雅乐谱。此书紧发一册,保存在医师刘伯川手中。50年代原赤峰市文化馆雅乐队曾挖掘、演奏过部分乐曲,并以“工尺字”译成简谱,惜在60年代后期散佚。从此,这种古乐销声匿迹很多年,已鲜为人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继续发扬民族艺术,赤峰市政协、文化局于1982年末联合成立“雅乐抢救小组”,并责成文化馆承担翻译曲谱、组织人员排练等项业务。此次挖掘、演奏得助于自幼酷爱音律、熟悉雅乐的张海峰老人,他以非凡的记忆力和娴熟的演奏技巧,口述“工尺字”,和年近古稀的徐俊及文化馆、乌兰牧骑部分青年音乐工作者一起切磋琢磨,反复排练。经一年多时间,形成最初的音响资料,并编印《赤峰雅乐》一书,共24支曲目:《庆寿》、《小妹子》、《北正宫》、《中风韵》、《尾繁续》、《鹧鸪天》、《龙头》、《无僧佛》、《飞蝴蝶》、《水龙吟》、《龙身》、《龙尾》、《鹧鸪地》、《春来》、《夏来》、《秋来》、《冬来》、《来尾》、《雁头》、《雁阵》(雁序)、《雁旋》、《雁身》(雁行)、《雁落平沙》、《雁尾》。这些乐曲计分“尺字调”、“正宫调”、“小宫调”三大类。曲牌名是根据曲子所表达的乐思而作,有的则是沿用传统的词牌和曲牌,如《水龙吟》为高管统帅升帐时常用的曲牌。
赤峰雅乐普以传统的“工尺字”作标示,爱好此乐者皆凭面授口传,教、学双方需要以自身的文化素养、生活阅历和精神气质,体会每支曲子的意境,揣摩其内涵,掌握其节奏,其抑扬顿挫、轻柔徐疾之风韵便油然而生。欣赏者则需心平气静,细心体会,才能感受到“雅乐”的中正、平和、宽舒、典雅的独特艺术风格。演奏时所用乐器有笙、管、笛、萧、三弦、提琴(亦称胡琴,其形似板胡)、云锣、大鼓、怀鼓、星、铃、铎、扑、钗、豆板等民族管、弦、打击乐。一个乐队十五六人左右。
经初步调整的赤峰雅乐,于1984年9月10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播部向台湾同胞专题介绍五首乐曲。同年12月1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向国内外听众介绍和播出,并由高云华解说词。1984年至1986年,中国广播报、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内蒙古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均对“赤峰雅乐”连续进行报道和专题介绍。1986年10月,人民日版海外版、新华通讯社分别用中英文介绍“赤峰雅乐”的挖掘、整理情况。同年11月,中央电视台通过新闻联播节目再次播映赤峰雅乐。由于专家与地方有关部门的重视及从事挖掘整理此项古乐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使赤峰雅乐从塞外小城传播海峡两岸,走向世界。
为使赤峰雅乐以其完整的艺术形象跻身于中国民族艺术之林,红山区邀请内蒙古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赵汝德将《赤峰雅乐》改编成《赤峰雅乐套曲》。改编后的套曲既保持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的宫廷音乐气度和魅力,又加强其节奏鲜明的舞蹈性。“套曲”将原雅乐24首乐曲收用23首,然后根据曲牌原来的命名和乐曲基本格调,合并为13首,计分四段;第一段《大典》,通过开基大典的朝贺和宴轻仪典,体现国家的气度和权力的威仪;第二段《四季》,通过对春播、夏锄、秋收、冬藏农事活动的描绘与渲染,讴歌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建设生活的热情;第三段《雁旋》,借大眼合群的秉性及热爱故土的恋情,象征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和睦相处、情迷团结的情景;第四段《龙腾》,意在以民间盛会龙舞的热烈气氛,表现祖国繁荣昌盛、万民欢腾的景象,用龙的形象象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恢宏的气概。
“套曲”音乐磁带,由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演奏,彭修文、楚世及任指挥。“套曲”效果比原“雅乐”更加完整丰富,更加突出艺术风格和特点,并为编舞奠定基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于1987年7月向全国介绍播放“套曲”,并作为向全国各广播电台交换的民族音乐节目之一。中国民族音乐资料部于1988年12月由珠海特区音响艺术有限公司将“套曲”印制成盒式磁带发行国内外。“套曲”已纳入中国民族音乐资料东南亚版,纳入中国音乐(资料)精选录音带“套曲”是目前国内最完整的“雅乐”,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是祖国民族音乐的瑰宝。
2003年,赤峰雅乐队正式成立。2004年赤峰雅乐队演奏的《庆寿》、《水龙吟》、《北正宫》被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以《古韵新风》为题,录制成专题节目。目前,雅乐队已有30多人的庞大阵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