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扎肝制作技艺,常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溧阳扎肝制作技艺,流传在溧阳市竹箦镇及周边地区民间。
相传明弘治年间,溧阳竹箦桥陆笪里的陆征勤奋攻读,学有所成,这年进京赶考。临行前,母亲取“作官”之吉意,用猪的小肠缠扎于猪肝等物,亲手为儿子做了一碗菜肴,取名“扎肝”。陆征吃了之后,进京赶考果然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做了大官。150年后,明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其后裔陆禹思也进京赶考。临行前,其母亲照例为儿子做一碗扎肝。在做扎肝时母亲心想,陆家先贤做官,我的儿子日后也要做官,于是在猪肝中再加一块笋干,意为官上加官。陆禹思吃了扎肝后,进京赶考果然又是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做了大官。
一门二进士,扎肝传两辈,陆氏扎肝送考做官的佳话不胫而走,成为民间美谈。由此,“扎肝即作官”的取兆之菜,激励着竹箦桥一带的耕读人家。“扎肝扎肝,吃了做官”,人们纷纷效仿制作扎肝,以图子孙读书做官。久而久之,扎肝兴起四乡八里、流行溧阳各地,进而成为一种传统习俗。旧时,每当寒冬腊月,溧阳家家户户都要精心做上几碗扎肝,是为过年待客,也图好兆吉利。民间有例,就连新女婿上门众亲戚热情劝酒,丈母娘心疼之际,也让新女婿先吃几口扎肝填肚,以防喝饿肚酒伤了身体。
制作扎肝的原料为:猪肝、五花肉、油豆腐、笋干、猪小肠等,每种原料各一块,荤素叠夹,用猪小肠缠扎而成。锅上大火,放冷水,将扎肝烧沸,撇去浮沫,放入姜片、老酒、葱结、精盐、酱油、白糖,转文火烧约90分钟,捞去葱结,放入味精,收干卤汁,扎肝即可食用。
溧阳扎肝,荤中有素,肥而不腻,营养丰富,柔中有脆,口感酥爽,浓香扑鼻,味道鲜美,老少皆宜。曾荣获全国民族烹饪大赛特金奖、黄海美食文化节“锦绣天堂杯”烹饪大赛金奖。2008年,溧阳扎肝荣获首届“溧阳十大经典名菜”之美誉。2010年,经全聚香餐饮有限公司发掘整理,溧阳扎肝制作技艺被评为“中国名菜”。溧阳扎肝,曾是溧阳农家传统过年的大菜,随着技艺的传承进化,如今已成为一年四季皆可品尝的传统美食。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