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井盐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享誉世界的大英县卓筒井创始于北宋庆历年间,比西方要早八百多年。《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等著作皆称其为“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与大英县相比,自贡的井盐开采更是规模宏大,遐迩闻名。
历史上井盐业最繁荣的时期曾有卓筒井1711口,年产盐四千多吨,现在大英县境内还保留着41口这样的古盐井,分布在方圆6公里范围内。它沿袭了宋代汲制井盐的工艺流程,包括钻井、取卤、晒卤(滤卤)、煎盐等工序。井盐技艺的发明导致了绳式顿钻钻井技术的出现,使地底深处的天然卤水得到了开采。被誉为中国盐都的自贡市是冲击式顿锉钻凿技术的发源地,这一技术经历了东汉至宋初大口浅井的孕育期、宋代卓筒井的转型期、明代至清代小口深井的成熟期等发展阶段,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公元1835年,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海井(1001.42米)的凿成,是中国顿钻技术成熟的重要标志,它对世界钻井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顿钻技术包括凿井、测井及纠斜、补腔、打捞、修治木柱等工序,它在井盐生产上的广泛运用使自贡早在清朝就获得了“富甲全川”的美誉,民国28年自贡“因盐设市”,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20万人口的历史文化名城。
自贡市和大英县的井盐汲制技艺传承几近千年,其流程至今仍保存完整,成为世界钻探深井的活化石,应采取切实措施对之加以重点保护。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