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长鼓舞,是生活在贵定云雾山中苗族(海葩)同胞欢庆丰收,庆贺太平的艺术表现。主要分布在贵定西南面的云雾镇、昌明镇、沿山镇、猴场堡乡和都六乡。贵定县境内多民族杂居,苗族是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并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有着悠久的历史,支系较多。其中的海葩苗,他们一般居住在高山、半高山和深山峡谷,村寨有水,水资源丰富,森林茂密,山川秀丽。
海葩苗为苗族一支系,据传说此支系来自大海,服饰配以海贝而得族名。以歌记事,吹笙击鼓的长鼓舞是此民族在长期的农耕生产生活中发展而来的。唐代刘昀《岭南录异》记载:“苗蛮王宴汉官于百花前,设舞鼓腾踏奏笙”。从隋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建宾化县于大平伐”时“蛮酋以伶鼓舞笙乐奏之”时间算,长鼓舞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苗族在唐代的文化遗存。
长鼓舞是海葩苗族人民最热闹,最隆重的祭祀性活动“牛打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牛打场”的时间,按祖先规定“六年一小祭,十三年一中祭,六十年一大祭”。牛打场的仪式:分为踩场、斗牛、祭祖三大部分。前二部分以跳芦笙舞为主,祭祖时以击铜鼓、长鼓为主。长鼓舞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踩场”、“斗牛”中,表演形式以芦笙舞为主,铜鼓、长鼓仅起着伴奏作用。表演时,选英俊的苗族未婚的男青年二至六人以上不等吹笙前导,一群盛装打扮的姑娘,二人以上不等组成一组,形成多排,尾随其后,沿顺时绕圆圈而行。姑娘跟得越多,芦笙手被认为越有出息。尾随的姑娘们则根据芦笙曲的变化和吹笙领舞者的指挥,不断变换着舞蹈动作,女舞者双脚“并步”,脚跟踮起,重心落于前脚掌、脚踝用力,双膝微屈,富有弹性和韧性的上下闪颤,伴以五指互相交叉握手,小臂相靠或互挽前臂的上下自然摆动及前后晃浪上身。芦笙手动作,主要也是腿步的变化,稳重而又朴实。这种芦笙舞的另一个特点是芦笙曲与舞者的舞步丝丝入扣,但却不与铜鼓长鼓点合拍同步,故而形成鼓点只是烘托气氛之作用,并- 舞蹈的节奏。
在“祭祖”时,此舞的表现形式却是以铜鼓长鼓为主,不用芦笙伴奏。表演时,击鼓者始终不离开铜鼓和长鼓,舞蹈动作很少,但鼓点变化极多,共有十九种。此外,长鼓还用于海葩苗丧葬,其鼓点变化随特定场景而变,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由强到弱,由弱到强,时而高亢,奔放时如万马奔腾,激动人心,时而低沉,如泣如诉,凄惨悲哀,黯然泪下。
长鼓舞是集长鼓、铜鼓、芦笙为一体,配以女子舞蹈的艺术大展演,体现了苗族古老的历史和本土文化,充分展示了苗族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的存在状况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它被当作苗族的社会行为规范之一加以传承,承载着海葩苗许多重大历史文化信息,苗族长鼓舞不仅仅反映了苗族的历史文化,同时,还极大丰富和满足了现代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以歌舞娱神的形式祭祀自己的祖先,成为海葩苗族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的重要因素。
长鼓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是活态文化,是与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的,但是面对当今时代变迁和受现代文化的冲击,长鼓舞这一古老的苗族舞蹈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随着城乡建设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多数青年男女外出务工,留在家乡的人减少且偏老或年幼,并且青年人学习长鼓舞的兴趣减弱甚至消失,能击长鼓和铜鼓的男子寥寥无几,能者年岁已高,这样长鼓舞将面临传承脱节、后继乏人的险状。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