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吹歌源远流长,最早的吹歌来源于乐亭民歌,起步于乐亭民歌的伴奏,经过吹歌艺人不断改造创新,形成了吹歌的固定曲牌,到清朝中叶为其鼎盛阶段。后来,吹歌艺人不断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音乐,艺术视野更广阔,现在的吹歌大都源于戏剧的曲牌。1949年以前,主要用于婚、丧、嫁、娶和春节扭秧歌。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安居乐业,生活不断提高,每逢喜庆和节日开展文艺活动,或者是农业丰收,工业革新,也往往载歌载舞,唢呐嘹亮,鼓乐铿锵,逐渐成为群众娱乐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乐亭吹歌既是乐亭地秧歌伴奏的主要乐曲,又可自成体系,单独吹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吹歌艺术伴随着乐亭地秧歌节目《跑驴》、《锯缸》、《摸杆》等名扬国内外。如今,乐亭吹歌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无论是红白喜事、还是开业庆典、商品促销、晨练等到处都可以听到吹歌声。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再次得以弘扬,名传国内外。粗犷、高亢、雄浑的乐亭吹歌同时也作为一张特色文化名片,成为向外界宣传乐亭的重要媒介。
乐亭吹歌所演奏的乐曲,大体分为3类:即秧歌曲、汉吹曲和牌子曲。秧歌曲为乐亭地秧歌的伴奏曲。其曲式短小而完整,结构严谨,节奏明显,欢快流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奏时慢板起乐、中快吹奏、快板终结,常在乐曲旋律上加花或减字。当秧歌进入0或出现戏剧性情节时,两支嗽叭常使用对奏学舌、模拟人声等技巧,从而使乐声更加生动活泼,热烈逼真。为了在较长时间伴奏中有所变化,而采取套曲、变奏等演奏手法。牌子曲是一种套曲形式,曲体较长,结构复杂。演奏中一般不做大的反复,而且在演奏秩序上不能颠倒。牌子曲的特点是演奏中常出现打手和出鼓。打手是从乐曲某一句的强拍开始,出现即兴的自由散板。出鼓是演奏中喇叭突然休止,以击打鼓点单独演奏一段时间,使场面出现抑、扬、顿、挫的气氛。
乐亭吹歌的特点是以大喇叭为主要乐器,声音宏大高亢。除了音色特殊外,还有一个特别的音符,就是这种喇叭的第二孔的倍音是借其下一邻孔吹奏的,还可以用筒音(八孔全按)超吹所得,这个音十分豪放粗犷,仿佛几个音拧在一起,因为它在老本调的“工”音位置,被称为“破头工”,民间艺人称之为“老趴儿”或“大尖儿”;其中“吹歌”和“咔戏”,使吹奏技巧得到了很大发展,如《乐亭皮影》、《乐亭大鼓》、《评剧》等,演奏者能对戏曲行腔和人物性格模拟得惟妙惟肖,演奏形式生动活泼,音乐格调清新刚健,音乐高亢明亮、优美动听,急则热烈奔放、缓则感人至深,极具地方色彩。
乐亭吹歌有着严格的以师带徒的传承方式,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吹歌的传承已经到了第七代。
文化生态的改变使得乐亭吹歌面临生存危机。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音乐的社会功能以及与社会活动的关系有很大差别。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镇化趋近,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30岁以下的青年人对乐亭吹歌兴趣索然。大部分传统经典吹歌曲目和吹歌技巧也随着老一辈的谢世而失传,掌握乐亭吹歌技艺的年轻人寥寥无几。为抢救吹歌这一文化遗产,乐亭县文化馆采取多种措施使其的到保存和传承。成立了乐亭吹歌研究会;对代表性曲目进行录音、录像。建立吹歌保护工作运转机制,形成以县文文化馆为龙头,乡镇文化中心、重点中小学、文明生态示范村为依托的吹歌保护推广工作格局,为吹歌发展打造新的平台;建立县吹歌培训中心,在乡镇成立辅导站,定期组织吹歌专业人员下乡指导,推动吹歌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建立持续保护机制,坚持继承与创新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内研与外扶结合的原则,使吹歌保护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得以全面长足的发展。按照一面打造精品,一面搞好产业的思路,加强吹歌产业的市场化动作,以产业为依托,确保乐亭吹歌艺术的长盛不衰。
信息来源:唐山市人民政府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