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庆阳市 > 西峰区

庆阳民歌

庆阳民歌
庆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庆阳民歌为庆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庆阳曾是先周远祖公刘教民稼穑,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是周代遗俗与原始多民族文化相互冲撞融合之地,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千百年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了反映老百姓思想感情的民间艺术——民歌。远在我国周代,就已产生了吟咏古豳社会和先民生活的诗篇,收录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如《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小雅·采薇》、《豳风·东山》等等,他们或表现农夫劳作的苦乐,或抒发戍卒思乡的情怀,或歌颂周先祖的功德等等。

庆阳民歌数量众多,内容十分丰富,从表现形式上来讲,主要有劳动号子、小曲等形式,尤以小曲子最为多见,主要包括诉苦歌、劳动歌、生活歌、婚姻歌、爱情歌、历史传说歌、仪式歌等,唱词多采用比兴、夸张、重叠、谐音等表现手法,以七字句为主,若有四句唱词,则一、二、四句押韵,两句唱词的,句句押韵。其音乐曲调多为民族徽调式,曲式结构多为二乐句单乐段体或四乐句单乐段体,二乐句体现出为对称性特点,四乐句则体现出起、承、转、合民族音乐的结构特点,具有重要的民间艺术研究价值。

庆阳民歌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及心理感受的高度凝炼和升华,并通过口传心授、世代传唱并逐渐发展的,充分体现了庆阳人民的民风民俗和性格特点,语言朴实真切,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简明精炼,具有很强包容性和渗透性,而且有广泛的影响力。例如《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军民大生产》等就唱红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其原因就是作者吸收了庆阳民歌的音乐素材。




下一篇:西峰祭祀纸扎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