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衡阳市 > 衡山

衡山花鼓灯

衡山花鼓灯

衡山花鼓灯是衡山土生土长的剧种,与衡阳花鼓、长沙花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1.它的舞台语言用的全是衡山地方方言。2.它的音乐与声腔体系虽然也离不开锣鼓唢呐牌子,川调与丝弦小调这三个组成部份,但衡山花鼓灯更侧重于丝弦小调和打锣腔的运用,如《双采莲》中的曲调“四平腔”、“一塘清水一塘莲”完全是衡山民歌的提炼而形成,《板凳堂子花鼓》中的唱腔“麻雀歌”和伴奏音乐“八码子”是衡山花鼓灯所独有,“衡山三调”、“衡山哀调”腔韵独特,地方色彩更浓;3.乐器方面,使用的也是衡山土杆子唢呐与本地制作的竹筒胡琴,打锣腔的伴奏方法也独具一格。4.在表演方面,除湖南花鼓戏里的程式化动作外,更有一些独特的表演形式,如“板凳堂子花鼓”的红绸舞、玩手帕、耍扇子、在板凳上穿梭的杂技动作。再如肖金绶表演的《双采莲》中的皮影木偶动作,赵海溪表演的《龚瞎子缝衣》中的口技,刘春生的《扯竹笋》中的杂耍,康立奇表演的《逃水荒》中的玩明钱,耍调羹、杯子等等,这些绝对也只有衡山花鼓灯才有。

衡山花鼓灯起源于明嘉靖年,形成于清中时期,各种史志均有详细记载,距今已有近200多年。衡山花鼓灯的传统剧目有150余曲之多,小型剧目有86曲,中型剧目有28曲,大型剧目19曲,各种剧本通俗易懂,杂用土语乡音,生活气息相当浓郁,因地制宜,现衡山县专业剧团的舞台语一般采用长沙话,丑行仍以衡山话为主。演出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在“三小”行当中尤以“丑行”为首。

衡山花鼓灯在整个衡山地区,乃至湘南地区的广大民众的心目中有着较高的地位,抢救、保护好衡山花鼓灯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其一,衡山花鼓灯是传统、民俗、地方文化之缩影,保护、抢救好衡山花鼓灯,对丰富和完善地方戏剧史、地方民间艺术史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同时,也能推动和促进广大农村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

其二,保护好衡山花鼓灯既能促进衡山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能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三,衡山花鼓灯在发展时期的流传过程中既带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又融入了广大民众通俗文化的元素,所以,衡山花鼓灯成了衡山地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婚丧、嫁娶、生日喜庆、宗祠庙会、建房升迁、聚会开业,都非他莫属,因此,保护好衡山花鼓灯意义非常重大。




下一篇:平江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