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衡阳市民俗文化

衡阳市十大民俗文化

常宁版画
  常宁版画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50来年的历史,培植了版画作者300余人,以教师、工人、农民为主,不少作品在各项比赛中获奖并出国展出。常宁也因版画创作群体大、作品多、影响广,而被誉为“版画之乡”,2008年常宁版画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宁版画是湘南大地绚丽的艺术奇葩,其拙朴、自然、精巧的艺术手法,多角度刻画出当地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乡村变化与劳动者的忧乐,常宁版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她以旺盛的生命活力扎根在钟灵毓秀的常宁土地上。在版画表现形式上,常宁版画从单一的黑白木刻,发展为丰富的套色油印、水印、粉印、丝网等多种表现形式。在版画价值方面,常宁版画从单一的参展参赛,发展为走向市场,参加展销、拍卖会,近三年已有国内外画商与常宁版画签约订购版画。常宁版画的……[详细]
寺门前猪
  一.产品介绍寺门前猪为中等体型猪,毛色为两头黑,其余为白毛,额部有白毛形成的星,0 数6~8对,头型分为狮子头型及勺筒嘴型,全身略呈圆桶状,耳中等大小、下垂,颈略显粗短,背部稍平直,腹部略下垂,臀部稍倾斜,大腿较丰满,全身被毛粗稀,皮稍厚。肉色鲜艳,呈淡红色,色泽均匀,表面有光泽,大理石花纹明显,脂肪润白。肉质细嫩,口感爽滑,肉味鲜香,肥而不腻。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衡阳县地处衡山之南“衡阳盆地”西北缘,北、西北、西南三面峰峦环绕,中部丘陵起伏,小块平地遍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9℃,年均日照1500h,年均积温5667℃,年均降水量1237mm;湘江及其支流蒸水贯穿全境,水塘水库星罗棋布;境内以红壤和紫色岩土壤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且富含锰、铁、锌……[详细]
九市稻草龙
  九市稻草龙流传于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肖家大屋一带,该组地处我县蒸水河畔,世世代代以种植水稻为主。九市稻草龙据查始于清代康熙年间,每年腊八后,村里会召集男女老少,用上好的稻草精心扎成,用以驱虫辟邪。春节初六兴灯一直舞到元宵节,正月十六再把龙身拿到稻田里烧掉。以后年年如此,一直沿袭至今。他们的稻草龙灯已历六代,全乡每逢举行重要群众-也要舞一回稻草龙舞。1979年,九市稻草龙荣获湖南省庆祝国庆30周年全省工矿农村文艺会演二等奖,并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潇湘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1988年元宵节,参加衡阳市第七届《衡阳之春》百龙大赛,获一等奖。1988年秋,在“北京国际旅游年舞龙大赛”中,荣获铜奖。1992年,参加衡阳市经技贸洽谈会暨南岳庙会的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获最佳表演奖。1994年,九市乡被湖南……[详细]
衡州花鼓戏
  衡州花鼓戏是民间小戏剧种,流行于湘南各地,舞台语言以衡州方言为基础稍加提炼而成,主要声腔为“呐子牌子”和“川子调”。它的前身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一带叫“马灯”;衡山衡东一带叫“花鼓灯”;攸县、茶陵一带叫“地花鼓”;安仁叫“花灯”;永兴江左一带叫“花灯”,江右叫“唱调”。新中国成立以后,马灯曾改名“衡剧”。1954年,根据湖南省文化局意见,改名“衡阳花鼓戏”,各县成立专业剧团,统称花鼓戏再冠以地名。1982年,在筹备撰修《中国戏曲志•湖南卷》时经过论证协商,将流行在湘南以及以各县县名命名的花鼓戏,统称衡州花鼓戏。2008年,衡州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衡州花鼓戏的历史渊源】衡州花鼓戏,因发源并主要流布在湖南衡阳(旧称衡州)地区而故名。衡州为湖南古城之……[详细]
衡南七巧龙舞
  衡南七巧龙舞是流传于衡南民间城乡各地的一种代表性龙舞,始创于衡南县东乡的江口镇九龙村。传说江口有九龙。九龙即“久龙”,很久以前,这里便是龙的故乡。至今,这一带还盛传着温和文静的“墨龙”(一说麦龙)、雄浑矫健的“扮龙”、原始古朴的“麻拐龙”等传说。七巧龙原名狗婆蛇龙,流行于湖南桂阳、嘉禾一带。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传入衡南县(今)江口镇延寿村的上、下王家两个村民小组。衡南县江口镇民间艺人廖茂求、廖仁正、廖仁嘉等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根据桂阳狗婆蛇龙,结合本地各种龙的特点,用稻草和竹签编制七巧龙。又对狗婆蛇龙舞进行研究,创编而成七巧龙舞,经过三代艺人的传承、发展,成为湘南地区的典型龙舞之一。七巧龙耍法善于变化,便于舞蹈,短而活、舞而巧,主要由以下基本花样组成:龙跃大四门、龙跃小四门、小龙盘花、大龙……[详细]
石市竹木雕
  衡阳县石市竹木雕刻艺术源远流长。石市竹木雕始发于秦汉之前,至汉代,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明清时期竹木雕刻艺术发展走向顶峰。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目前正逐步走向凋敝。抢救和保护石市竹木雕刻不容缓。石市竹木雕从题材、刀法、造型、美学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以佛教文化和山海经的神话故事等为题材。刀法细腻、洒脱,线条流畅、舒展,造型奇巧、立异、奇特,形态逼真、生动,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和鉴赏价值。在审美上给人形神兼备,动静相乘的美感。作品内容丰富,形式风格多样,艺术成就高,实用价值大,开发前景广阔。现在石市乡新老雕匠已多达130人。活动面宽,遍及大江南北。不仅担负了南岳衡山、广西桂林、广东佛山、河南洛阳等地的名楼古刹、人文景观的建造和修复,而且制作出大量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功能的竹木雕产品投入市场……[详细]
衡南渔鼓
  衡南渔鼓是一种用衡阳方言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属衡阳渔鼓最强劲的一支,在衡南城乡及整个衡阳地区广为流传。衡南渔鼓始于晋代,距今1800多年。据史料记载,魏夫人在南岳建黄庭观,将道教传播到南方,边打渔鼓边唱道情,于衡阳东南四乡传播道教理念,被民间艺人所学,世代传承,至今仍保持原汁原味的说唱形式。衡南渔鼓的兴盛与衡阳灿烂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唐宋元明清,这里茶文化、酒文化、瓷器文化、书院文化、渔鼓文化交替辉映。衡阳人思想开朗,生产劳作之余,享受着各种精神文化的滋养,衡南渔鼓不断地创作、演唱,丰富,达到一个个辉煌的历史高度。曲目有“唐三千、宋八百”之说,有的一部“大传”可连续演出十到二十年。“小传”“私访”浩如烟海,动人心弦,带给人们极大的精神享受和美的启迪。清末民初,出现了渔鼓艺人的行会组织。每年6……[详细]
南岳朝圣
  南岳朝圣,俗称进香,“圣”即南岳衡山之神——司天昭圣帝,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当地百姓和香客称之南岳圣帝菩萨。传说人类始祖之一的祝融氏最早发明火种,并生火熟食、举火驱兽、以火御寒,其常年游栖于南岳,死后葬在衡山之阳,后人为纪念这位先祖的丰功伟绩,故名南岳顶峰为祝融峰,并逐渐将其演变为南岳衡山之神。早在西周,南岳衡山就已建祝融君祠,人们不远千里前来对山神顶礼膜拜。唐玄宗于天宝年间敕封南岳山神为司天王,又将神庙改称司天霍王庙,确立衡山神的地位。之后,历朝历代每年在这里举行“庙享”,加之民间的祭祀,形成了定时的香火期。延续至今,盛况空前,每年前来南岳旅游和进香的人达300余万。南岳衡山为中华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湘江之西北的湘中丘陵山区。地处东经112°45′-112°50′,北纬27°12……[详细]
庙会(南岳庙会)
  南岳庙会,成形时间不晚于南宋,鼎盛于明清,式微于二十世纪中叶,九十年代后蓬勃发展,流传于湘楚及全国各地具有祝融火神崇拜的地方。南岳庙会以南岳大庙、祝融殿、天符庙为主要场所;以春节庙会、天符庙会和“赶八月”庙会为主要载体;以祈福求寿、驱邪消灾、社火狂欢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活动。传说天符大帝每年农历五月十七日下凡,到衡山一带为百姓收瘟治病。南岳在这前后半个月内举行各种各样的宗教、民俗活动,以示庆贺。整个庙会以“三星点吉祥”活动拉开序幕,在农历五月十七前半个月,有人化装打扮成福星、禄星、寿星,在大庙正殿为四面八方来的少年儿童点红(就是点0 朱红在额头),据说这样可以消灾消难,易养成人。湖南省内外的各路戏班子陆续开进南岳,在古镇四街和大庙内搭台唱戏,半个多月不间断。各路武林高手相聚南岳,或摆擂比武,或切……[详细]
坛下乡铜锣传统制作技艺
  铜锣是一种以紫铜为主材,按比例配入锡、银等金属制作而成的乐器,广泛应用于戏曲舞蹈、民俗活动等。耒阳市坛下乡铜锣为传统手工制作,依循选料、配料、熔水、制坯、锻打、剪边、成型、淬火、冷作、抛光、一锤定音等十多道工序,操作流程非常严谨,要求火候和手法十分精准,且环环相扣、一气呵成。选料要求铜精度达到99.9%,按比例配入锡、银等金属(配料),加温至1200℃使之熔化(熔水),倒入模具制成铜坯(制坯),将铜坯放入900℃炉膛里烧红夹出打成片(锻打),待锣片加温软化剪成圆形(剪边),连续烧红放于槽型内反复锤打成型(成型),再加热到一定火候夹出淬入水中(淬火),捞出锤打,初步调音(冷作),后用合金刀进行表面抛光(抛光),最后,根据不同铜锣品种,运用不同手法反复敲打铜锣不同部位来调整其厚度和形状,达到乐器……[详细]

全部衡阳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