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泰宁

泰宁大源赤膊灯

泰宁大源赤膊灯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宁大源赤膊灯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源桥灯原称“火龙”,俗称“赤膊灯”,始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相传为严氏先民从观看各地元宵灯市景象,根据生活、生产用火(如晚上集体用火把驱赶野兽)等现象感悟而自创的一种独特的原生态迎灯活动,相传迄今已900多年。

“赤膊龙灯”有两条,上大源、下大源各一条,“龙头”、“龙尾”用上等硬木经能工巧匠精雕细刻、髹漆涂饰而成。“龙身”由数十块甚至上百块(每户一块以上)长2.6米宽22米的杉木板,互相连接而成。两条龙灯,一条为“公龙”,一条为“母龙”,“公龙”龙头插齿烛7支属阳,肩烛4支,取四季顺利之意,龙头共11支烛,寓意新的一年一切从头开始;“龙身”木板上均分插上6支蜡烛,两端各插一束香共6支,寓六六大顺之意;“龙尾”插9支烛,寓长远长久、长发其祥之意;“龙肩”插书有“圣令”字样小红旗一面,为奉“天帝旨决”视察。“母龙”龙头齿烛6支属阴,肩烛4支,寓四季发财之意,合起来10支,则是十全十美之意;“龙身”木板上均分插上5支蜡烛,为五谷丰登;“龙尾”亦为9支,寓长长久久之意,“龙肩”插四方小旗一面,为奉“天帝”之命出游。

在迎灯队伍中,最前面是武乐:大鼓、大锣、大钹,那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营造出热烈而狂欢的气氛;灯后面跟随的是文乐:二胡、唢呐、笛子等,吹奏出优雅而文静的曲调,悠扬悦耳的丝竹之音,营造出河清海晏的盛年气氛。

大源“赤膊龙灯”是该村村民最原始、古朴的一种迎灯活动,体现了先民对火的崇拜,也是村民团结和谐的象征活动。迎灯活动进一步拉近了村民、邻里之间和睦关系,是一项颇有价值的民俗活动。




下一篇:枫坡拔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