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龙岩市 > 新罗县民俗文化

新罗县十大民俗文化

新罗静板音乐
  龙岩新罗静板音乐形成于1901年,在当地流传甚广,以丝弦乐器为主,不用锣鼓,还增加一些本土自制的乐器,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演奏速度缓慢、清静,故而称之为静板音乐。静板音乐分坐奏与行奏两种形式,以坐奏为主。音乐常用宫调式、徵调式、羽调式、商调式和角调式,乐曲较少。特色乐器为自制冇,吊柜(即潮柜)。……[详细]
龙岩咸酥花生传统加工技艺
  龙岩咸酥花生制作工艺可远溯至明朝万历年间,迄今有四十多年历史;至清朝末年在龙岩城区及龙门、东肖等乡镇已有十多个较大的加工作坊批量生产龙岩咸酥花生。由于花生产地自然条件优越,传统加工焙制方法独特,使产品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酥、香、脆,其味既香且微咸,咸中略带甘甜,吃起来口感松脆,香酥美味妙不可言。上世纪初,龙岩人常把龙岩咸酥花生作为当地特产馈赠海外侨胞和远方亲友,深受欢迎,“龙岩咸酥花生”的名字也是在这一时期被广泛传播。龙岩咸酥花生主要原料是龙岩新罗区地产花生,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花生仁膜褐色,酥、香、脆,而且脂味较淡,花生内还含有脂肪、核黄素、钙、磷、卵磷脂、胆碱、不饱和脂肪酸、蛋氨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等功效。龙岩咸酥花生制作方法分湿焙和干焙二种。湿焙是将每年……[详细]
龙岩适中盂兰盆节俗
  龙岩适中盂兰盆盛会,距今已有560年历史。经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引荐,纪念保全东晋半壁江山的名臣谢安,按中原传统民俗祭祀,保存了河洛文化的重要特色。每逢干支甲、乙、丙3年的农历10月,便举办一次为期半个月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其目的是增强邻里和睦团结,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族里平安。庆典活动从农历十月初一开始,所有乡民全力以赴投入庆典活动,其内容为:试粉(挑鸭公),初六,全乡斋戒直至十六,为期10天,不准杀生,以吃斋为主为的是图节俭。初十开始,恭迎“圣王”,鉴拜“圣王”直至十五,为盛会庆典的高潮。万民备以斋粿素类之物在各自活动点和各自家门口焚香朝拜“圣王”(又名“圣王公”出巡)。之后,每个佛寮活动点,鼓乐喧天。适中盂兰盆盛会承续了中原文化的传统,传承了河洛文化的精神内涵,融民间文学……[详细]
龙岩什锦制作技艺
  龙岩什锦制作技艺什锦是新罗区传统风味佳肴,也是龙岩宴席上的必备菜肴,在龙岩有“不出什锦,不成宴席”之说,什锦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年间,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最早系宫廷菜系,什锦是将鸭蛋打散,摊成鸭蛋饼。内包由冬瓜条、花生、白糖饼、肥肉、金橘等作成的馅,滚成一长条,再下锅蒸熟,切块装盘。皮脆馅香,咬一口满嘴流芳。……[详细]
龙岩斜背茶传统制作技艺
  龙岩斜背茶传统制作技艺龙岩斜背茶传统制作技艺远溯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斜背茶为高山茶类,属炒青绿茶,要经过凉青、杀青、揉捻、初炒、摊凉、复炒、过筛摊凉、再复炒、再过筛摊凉足干九道工序,全程历时4小时左右。……[详细]
龙门铁器制作技艺
  龙门铁器制作技艺《龙门铁器制作技艺》远溯于元至正年间,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制作工序复杂,打制一个铁器需要4小时左右时间。有:拣料、烧料、锻打、定型、抛钢、淬火、回火、打字号等工序。……[详细]
雁石锄头制作技艺
  雁石锄头制作技艺雁石锄头制作技艺远溯于元至正年间,制作技艺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制作工艺复杂,打制一把锄头需要4小时左右时间。……[详细]
竹贯花灯制作技艺
  竹贯花灯制作技艺万安竹贯花灯的制作从正月十二起,采用本地立秋后砍的毛竹破成篾,绑扎粘贴各式花灯。竹贯花灯样式繁多,制作工序纷繁复杂,有:选材、破蔑、捆扎框架、粘贴生萱、剪刻图案、粘贴装裱、修边、装灯托等八个工序。竹贯花灯纯手工制作。竹贯花灯见证了竹贯村丰厚的人文底蕴,也体现了竹贯人的聪明才智。……[详细]
万安风鸭制作技艺
  万安风鸭制作技艺万安镇村民加工风鸭已有三百年历史。万安风鸭,鸭肥肉香,是一道龙岩人喜爱的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详细]
苏坂云潭米粉制作工艺
  苏坂云潭米粉制作工艺云潭米粉(俗称云潭粉干)是龙岩市新罗区苏坂镇所辖云潭村的特产。据考究是宋末元初由最早来云潭开基创业的温家人所创。云潭粉干的制作工艺全靠手工,工序繁杂、耗时耗工。在制作过程中对气候、水质、温度、干湿度以及工序间的时间差都要求的很严谨,道道工序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详细]

全部新罗县民俗文化>>>